“夢溪小談,即使不考慮改個名字,也改改類別吧,現在的娛樂報刊受歡迎多了。”報亭小哥自言自語,這小哥就是推薦蘇軒冕買新史報的那位,所以也就不過多介紹,特點是有些矮。
位于棉花街的小報亭,也還算是當道,因此是昨天和前天,李河基跑來談合作的報刊亭之一。
目前報社,多是運用蘋果日報的方法,屬于寄賣形式,每天給報刊亭多少份,每份報紙報刊亭大概能分到四毛錢,而平均來說,現如今一個報刊亭每天能夠賣五十份左右。
報刊亭屬于零售,那些現在還有十萬銷量的報社,大頭是來自于訂購,也就是直接按月或按年訂,而訂購方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企業。
以山城早報為例,山城航空每天就會訂購三百份《山城早報》提供給每架飛機,想想也是弱光指望報刊亭的銷量,世上就不應該有報亭這種事物。夢溪小談虧損還有個重大原因是,訂購的人太少了。
至于報刊亭的主要收益,純賣報每天收入二十多塊錢,9102年低保每個月都有570軟妹幣,所以報刊亭的大頭收益來自于飲料、打火機以及漫畫書,多一類報紙和少一類報紙,區別是真不大。
早上是報亭生意稍好時,因為矮個小哥的報亭距離車站很近,早晨有不少上班族會買煙,矮個小哥玩著手機看著生意,沒多一會,就有個學生買了根烤腸。
估摸著十幾分鐘后,來了一尊男子,為何要用尊這個形容詞,因為來人瘦得很不明顯。
“帥哥有沒有夢溪小談。”來人似乎還擔心詢問得不夠清楚,還補充了一句:“一份報紙名字有些奇怪,但應該是新出的,有沒有?”
矮個小哥回神,這還真是奇了怪,夢溪小談上次有人詢問這個報紙是多久前了?咦也沒對,上次有位年輕客人也詢問了夢溪小談,末了還聽從他的建議買了一份其他的報刊。
當然上次是報亭沒有夢溪小談他才會如此,做生意嘛,但這次有矮個小哥就沒必要了,快速的拿出報刊,遞給來人,并且嘴上還說:“夢溪小談不是新出的,已經出了挺久的了。”
“挺久的了?那為什么之前完全沒聽過,呃不對我之前也不看報紙。”來人自己小聲嘀咕,付錢走人。
沒過半小時,又有個上班族來詢問有沒有報紙《夢溪小談》,一天下來有十三位過來詢問,要知道報亭也就拿了十份,后面三份都沒有貨了。
“真是奇了怪,今個兒是什么日子?難道是這家報社打廣告了?”報亭的矮個子小哥很聰明,一向就猜到了真相。
第一個跑來矮個子小哥這里買報刊的,就是昨天的陳半斤同學,昨天其實看完小面哥的推薦,陳半斤的先鋒噶是能碰上就隨手買,是沒有想過專門出門,專門在報亭來詢問,哪知道將要睡覺時……什么是將要睡覺,現代人的“將要”睡覺是再刷一兩小時的手機。
陳半斤微信關注的公眾號,也恰臟錢推薦了夢溪小談的無限推理,然后宣傳觀點再一次的是,高智商小伙伴才推薦看。
陳半斤覺得自己除了的奈何不了脂肪以外,其他事情完全沒問題,什么高智商,他就是高智商,一大早就跑來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