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義父的介紹,貂蟬先低頭屈膝跟華興行了個禮,隨后用她那銅鈴般的聲音招呼道:
“小女貂蟬,見過華將軍。”
之前只知貂蟬貌美如花,如今一聽連聲音都如此動聽,華興又情不自禁的在心里狠狠的贊了對方幾句。
很快從椅上站起,按耐著心中激動沖對方抱拳回道:
“哦,華、華某見過貂蟬姑娘。呵呵,你、你也快請坐。”
見華興一臉的失魂樣,王允暗自點頭一笑,很快便道:
“老夫膝下雖有三子,但只此一女。雖是義女,卻視如己出。之前有數人跟老夫提親,都被我拒絕了。一是因為,老夫還有些舍不得她出嫁;二來,那些提親之人,雖家世顯赫,但能力不濟,根本配不上小女!直到前日,見過華將軍威能,老夫才終于有了嫁女之意……”
聽對方說著說著,一會兒要嫁女,一會兒又夸自己威武,感覺有樁“喜事”,離自己是越來越近了。
想到這兒,華興忍不住又咽了下口水,心跳也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幾分。
很快,就聽王允又繼續講道:
“當然了,若僅論武藝高強,朝中亦有不少良將可供老夫選擇。但老夫一直沒選,是因為早在兩年前,老夫便立過誓:誰能誅殺那董賊,我便將小女許配給他。結果這么久過去,一直無人能堪此重任。直到華英雄出現,才終于圓了老夫的心愿。所以……呵呵,不滿華將軍說,老夫今日將你喚來,就是想將小女許配于你,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啊?”
雖已隱隱猜到“喜事”臨近,有過心理準備。
但一聽王允真要把貂蟬許配給自己時,華興的小心臟還是情不自禁的猛顫了一下!
關于貂蟬的愛情故事,華興當然記得是一清二楚。
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貂蟬應該是在兩年后(即192年),在王允的安排下先后結識呂布與董卓。
之后,王允利用貂蟬的美色,離間了這對原本就沒什么感情的父子。
最終挑撥呂布殺死董卓,憑借這條連環之計,完成了他的誅賊夙愿。
因此,在華興的腦海中,貂蟬本該是被王允許配給呂布的,并且陪伴他走過之后的崢嶸歲月。
可如今,卻陰差陽錯的要許配給自己!
作為一個“未來人”,對這種歷史性的感情“突變”,華興一時間還有點難以接受。
聽聞此言,整個人也因此愣在了原地。
但是,當他仔細想過后,他感覺王允突然“變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由于華興已經提前殺死了董卓,所以王允沒必要再施展連環計了。讓他現在平白無故的將女兒許配給呂布,似乎并說不通;
其次,董卓死后,呂布已搖身一變成為了漢朝一品大將軍,位同三公。
此刻就算王允提出要將女兒許配于他,呂布也未能會接受。
畢竟他的身份已大不相同,就算呂、貂二人看上了眼,但礙于身份懸殊,真不一定能走到最后。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王允當年是因為恨董卓,才將貂蟬許配給呂布的。
其目的,并不是想給義女找個好人家,而是想以此誅殺董賊。
如今,董卓已被華興所殺。
且不說他殺人動機為何,但至少滿足了王允的“剛需”。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華興就是這個版本的“呂布”,只不過殺人和許配的順序有些顛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