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銅鏡是我送給呂將軍的賀房之禮,所以我很清楚它的質地。這世間除了向呂將軍這種神人外,怕是無人能將其擊碎。但我記得華將軍說過,呂將軍一上來就被黑衣人刺傷,之后他再未參戰。那我就很好奇,那這面銅鏡又是誰打碎的呢?”
關于銅鏡一事,華興之前還從未細想。猛的被對方這么一問,他一時間還真是有些啞口無言。
可就當華興在思考該如何答復之時,張遼的聲音又一次在華興的耳邊響起了:
“還有件事,我也一直不明白。將軍受傷后,有一次我去醫帳看望將軍,見大夫在給你換藥,我就沒直接進去。結果我在門外等待時,透過門簾無意中看到,華將軍胸前的傷痕……真的很是奇怪,居然是一個圓形!而且大小和那銅鏡非常的相似……”
說到關鍵之處,張遼的臉上漸漸浮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于是,在下很快就猜到,一定是華將軍將銅鏡藏在衣內當了護心鏡使,才會留下如此印記。但即便如此,最終還是被呂將軍的神力打碎了。華將軍,我說的有錯么?”
華興是傷到了肋骨沒錯,但在他胸前的肌膚之上,也因為銅鏡的存在,留下了大片的淤青。
銅鏡之所以能幫助華興抵御呂布的重擊,主要是因為它將呂布重拳的力量分散到整個鏡面的范圍,從而減小了局部性的傷害,但也因此擴大了傷害的范圍。
所以正如張遼所言,華興的胸前確實有一個銅鏡大小的圓形傷痕。
見這般細節之事都被張遼發現,華興真的有種百口難辯之感。
就算他腦子再好使,也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想出一條完美的解釋。
因此在短暫的思量過后,華興干脆放棄了辯駁,伴隨著一聲嘆息,親口承認了此事:
“唉!張將軍果然心思敏捷……也罷!我也不抵賴了。沒錯,那銅鏡是我放在胸前抵御攻擊所用。它也確實是被呂布打碎的。”
聽華興竟承認了此事,坐在車中的貂蟬當即面露緊張,下意識咬起了嘴唇。
再看對面的張遼,聽聞此言后,他的臉上卻未見半點喜色,眼神反而變得更加復雜了幾分:
“所以,你當初確實想殺死呂將軍,對是不對?”
既然都說到這般地步,華興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了,索性點了點頭:
“沒錯!那日我和王大人去呂府的目的,是想取走呂布的性命。”
“原因呢?”
“原因……”
之前,為了讓貂蟬放棄輕生的念頭,華興才迫不得已告訴對方,他是為了完成任務才刺殺的呂布。
但此刻,情況明顯不太一樣。
無論華興如何答復,都改變不了他刺殺呂布的事實,所以說與不說并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與此同時,他又不想再以謊言欺騙張遼,所以想了想后便干脆回了一句:“無可奉告”。
隨后,為了讓貂蟬替自己保守秘密,華興又偷偷沖對方使了個眼色,示意不要告訴張遼。貂蟬很快就明白了華興的意思,微微一笑便答應了下來。
聽到“無可奉告”四個字,張遼本想再探究幾句。
可當他看過華興和貂蟬二人眉來眼去的小動作后,他很快就猜到了“真相”,鼻中輕哼著道:
“哼!你以為你不說,我就不知道了?你口口聲聲說自己沒有中計,但其實你早已被貂蟬迷得死去活來。唉!果然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