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你是想打雞卵的主意啊?嗯,這東西是挺貴的,老夫平日收藥時,少說也得花個五六十文才能買到一枚。不過據我所知,雞卵也是很難取得。有時三五天都下不出一枚,想靠它發財,是不是有點難了?”
聞言后,華興表示認可的點了點頭:
“華老說的沒錯!僅靠現在這種散養模式,想要發家確實不易。雖然散養比較省心,但一來雞的數量太少,二來單靠它們自己找吃的,怕是天天都得餓肚子,所以很難規律的產蛋。”
“數量少?”華佗微微皺眉,試探著問道:“那華老弟想養多少只啊?一百只夠不夠?”
“一百只怎么夠,最少也得一千只吧!”華興如實回道。
“啊?一、一千只?”
聽過這個數字,華佗就跟當初的雍興旺一模一樣,張著大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沒錯!基數大了,產量才能上去。要是發展的不錯,以后還能再增加。”
華興說話時雖是信心滿滿,可在場三人卻紛紛面帶憂色。
沒隔多久,就聽對面的董白直言問道:
“數量多了也不一定有用,萬一都不下蛋怎么辦啊?”
“關于下蛋的事……”華興一邊回憶一邊講道:
“我以前看過一個節目……呃不,是一本書,呵呵,書上有講,母雞下蛋的頻率和它們的飲食結構息息相關。不僅要吃飽,還得吃得好,這樣才能多下雞蛋。”
“你、你說啥?給雞吃飽,還、還要吃好?”
此話剛一出口,就見華佗一臉詫異的放下了米粥,好似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一般:
“華老弟,咱們人都經常吃不飽,你卻要給雞吃好?這也太離譜了吧?寫書之人,他家是種了多少田啊?”
“呵呵,人家是在傳授養雞經驗,您管他家里多少田干嘛啊?”華興無奈的搖了搖頭。
“當然得管了!沒田吃啥啊?行,那你告訴我,你養一千只雞,你準備給它們喂些啥啊?才能既吃飽又吃好?”
關于飼料的問題,華興其實也不是很懂,他只記得電視里曾介紹過一些配方,便回憶著道:
“喂得東西比較雜,像什么粟米殼、野菜、雜草、昆蟲之類都可以喂,混在一起還能增加營養。要還是不夠呢,再配些小米、小麥之類,反正得讓它們吃飽才行。”
在戰亂不斷的東漢年間,尋常百姓經常會食不果腹,糧食乃是非常珍貴之物。
可現在,聽華興居然要給雞喂小米和小麥,華佗實在是無法接受,當場搖起了腦袋:
“嘖嘖嘖!我說華老弟,你居然要給雞崽子喂糧食?那可是人吃的東西,你這不是暴殄天物嗎?你這么做肯定行不通的,我勸你還是趁早放棄的好。”
華興也明白,想讓大伙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接受此事絕非易事,所以他并不急于說服對方,而是拍著華佗肩膀笑呵呵念道:
“舍得、舍得,若不肯舍,又怎能有得?華老您就放心好了,這事咱們肯定虧不了!”
“既然你都想好了,那還問我們干啥?”見華興是心意已決,華佗一臉不解道。
“思路雖然有了,但還缺人管事。將來我會經常外出,不可能天天在養雞場待著,所以想找個責任人幫我管理養雞場。不知大伙有沒有人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