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把手指向漢中,“張魯固然在當地深得民心,但此人胸無大志,又不懂軍事謀略,身邊也沒多少出類拔萃的能人勇將。漢中多年沒有戰事,軍備遠不如我們,如果我們的對手只是張魯的話,不管何時打,我們都會占據上風。但如果漢中落在曹操的手里,情況就會截然不同,這些年曹操東征西討,南征北戰,身邊兵精將勇,甲士云集,想從他手里把漢中奪過來,必然是一場惡戰,其難度不亞于這益州的蜀道,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再者說,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即便我們不打曹操,誰能保證曹操不會對益州用兵?一旦曹操乘勢進兵,試問我們如何抵擋?”
魏延忍不住插話道:“這漢中絕不能落在曹操的手里,如果那樣的話,即便我們日后經過一番苦戰,僥幸從曹操手里奪回了漢中,可之后呢?曹操絕不會善罷甘休,兵馬會源源不斷的從關中南下,我們未必能守得住漢中,鬧不好連益州也會丟失。”
董和反駁道:“難道我們提前奪取漢中,曹操就會善罷甘休嗎?”
魏延哼了一聲,“所以要提前謀劃好,這一戰我們不僅要勝,最好速戰速決,實力不能損耗太多,如此一來,才能守得住漢中,不讓曹操越雷池一步。”
龐統補充道:“奪取漢中的時候,要是給曹操予以重創,讓他元氣大傷,那就再好不過了。到那時,曹操必然有所忌憚,不敢輕易出兵進犯。”
董和噘著嘴冷笑道:“你們說的輕巧,既要奪取漢中,還要速戰速決,還有重創曹操,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龐統摸著稀疏的幾根胡須,瞇著眼睛詭秘的笑了,“如果謀劃得當,此事倒也不難。”
“莫非士元已有成算?”劉循見他如此自信,心中不由得涌起了期待。
龐統想也不想,脫口道:“如果我們能出其不意,提前奪取漢中,然后集中兵力固守各處險隘,曹操冒然來犯,必然受挫,不過這件事,怕是難度不小,想一下子奪取漢中,最好我們在那邊有內應。”
董和似乎跟龐統較上了勁,當即譏諷道:“你說了還不是等于沒說。”
龐統并沒有跟董和爭辯,他微微一笑,“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等曹操興兵來犯的時候,我們坐收漁人之利。”
魏延也拍手贊賞道:“士元之見跟我不謀而合,我也覺得只有這個辦法,最可行!”
龐統擅長奇謀,魏延也是個“弄險”的高手,從一開始,他們就不贊成正面強攻。
怎么才能以損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益,這才是他們考慮的。
龐統侃侃而談,“如果曹操從漢中以北用兵,張魯要么歸降,要么抽調兵力在北線御敵,無論他怎么做,陽平關的守備都會松懈。那時我們可出其不意,集中兵力,重拳出擊,一舉奪取陽平關,然后再趁勢進兵,趁曹操立足未穩,奪回漢中。如果曹操從武都郡進兵,從東面攻打陽平關,這免不了是一場惡戰,等他們雙方消耗的差不多了,我們再突然出手,曹兵遠路而來,加上多日苦戰,將士必然極度疲乏,突然遭襲,軍心必亂,只有此戰我們打出氣勢,曹操免不了就會倉促撤兵,如此一來,我們便趁勢把漢中收入囊中。”
不過龐統也有些擔心,“如果曹操從武都郡進兵,張魯一兵一卒也不動,直接投降,那樣陽平關馬上就會被曹操占據,他必然加派重兵,留給我們的機會就不多了。”
劉循站起身來,說:“你放心,張魯不會輕易投降的,曹操極有可能從武都郡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