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花板和墻面的交界處,以摩根傳統的技藝繪制了各類圖騰紋樣:太陽、手斧、檞寄生、母鹿……這些圖騰都代表了美好的寓意,是摩根最為古老的信仰所在。
與四季宮浮夸的風格截然不同,這里的裝修簡直不像是王宮應該有的樣子。之所以采用這種傳統風格,是歷史上某位摩根國王的意愿。
那位國王是軍政會議制度的發起者。當初為了實行軍政會議制度,他特意將王宮中一間空閑的房間騰了出來。
同時,為了表明軍政會議傳統、嚴謹而理性的精神,他下令將房間重新改造,嚴格按照初王時代的風格裝修,便有了如今的模樣。
吳雍能感受到那位國王內心的鴻志。只可惜,他如同大部分的摩根列王一樣,因疾病纏身而英年早逝,只留下了這么一個功績。否則的話,他可能會成為一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王。
吳雍想著,不由地望向了前面。
相比于簡單到有些乏味的內飾,房間正中央的巨大方桌則顯得更加矚目。那張桌子幾乎占據了整個房間一半的面積,每一邊最多可供25人同時落座。
其中,以房間的正門為基準,左邊是騎士廷的席位,右邊是術士廷的席位,背對著大門的是邊戍廷的席位。至于正對著大門的一邊,只放著唯一的一把椅子,那是國王的位置。
吳雍稍稍調整了一下身子的重心,好讓另一只腳承受身體的重量。他已經在這樣的左右腳輪流支撐中站了半個多小時了。
——在軍政會議上正襟危坐?
吳雍望著前面的椅子背,發出了一聲自嘲。
直到半個小時前他才被告知,身為普通隨行人員,只有旁聽的資格,卻沒有落座的權利。
此時,桌前坐滿了來自三大公廷的長官們。白石騎士、高級國家術士、邊戍團的王都代表們輕聲細語地交談著,似乎保持著一種潛在的共識,誰也不會去輕易提高自己的音量。
而他們的隨行人員則站在墻邊,被排除在這場交談之外。
吳雍看向了自己的左邊,那里站著某位騎士的侍從,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輕人。
“誒,國王怎么還不來啊?”吳雍沒話找話地問道。
那年輕人微微翻了個白眼,“大人物都是這樣的,到的越晚表明身份越高。”
聽到了這話,坐上的一個騎士回過頭來,狠狠地朝那年輕人瞪了一眼。年輕人嚇得一低頭,瞬間噤了聲。
吳雍在那騎士瞪向自己之前,趕忙將視線移向了另一側。正看到于洛穎站在一旁,腰板挺直,雙腿合攏,絲毫不見懈怠之情。
——嗚哇,不愧是于大三好學生。
吳雍的內心里出現了久違的吐槽格式。
咚,咚,咚。
就在這時,門上傳來了三聲清晰有力的敲擊,從音色來判斷,應該是用木杖之類的物品敲打的。
聽到這聲音后,在場的所有人都迅速起身,先前細碎的低語聲全無,整個房間陷入了一片肅穆之中。
——終于來了。
吳雍也站直了身子,緊張地盯著那扇尚未開啟的大門。
那個人,終于來了。
。。。。。。。。。。。。。
今日更新的設定:
【軍政會議】摩根的例行國家會議,于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三上午十點開始,結束時間不固定,主要用以討論和協調軍事方面的問題。
這個會議的形制脫胎于初王時期的戰爭會議,曾在征服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只不過,摩根王朝建立后,這一會議就被廢止了,直到某位國王在家族史書中讀到了相關的事情,于是便一時興起恢復了相關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