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都帶有干糧,這個不勞世子費心。”張樞說道。
“這飯菜我們三人也吃不完,不若分一半給他們端去吧。”李繼岌吩咐說,“另外盧先生怕是中午不回來了,把這壺酒也拿去給他們吧。”
張樞猶豫了一下,然后躬身說道:“那老奴就替夏冀奇幾個謝過世子。”
說罷,他叫兩名內侍將盤中的菜肴分了一小半,用一個大碗裝了,連同那壺酒一同端了出去。何十二和康九兩人各盛了一碗小米飯,小心地在桌邊上坐了,靜地扒著米飯,卻很少伸筷子夾菜。
李繼岌雖然從小運動較多,比尋常的兒童長得強健,飯量也大,但也只吃了一碗就飽了。他看了一眼還在小心翼翼地吃飯的何十二和康九,起身說道:“起得太早,我先睡一會兒,記得到課時前叫醒我。你們繼續吃,莫要剩下飯菜,浪費了!”
果然,他還沒進里屋,就瞥見何十二和康九兩個就把筷子伸向那兩盤肉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
下午上課,盧先生還沒有回來,李繼岌只好繼續練字。
好在他家里給準備的印好的大格紙夠多。
想要操控柔軟的毛筆寫好字十分困難,特別是這具尚未發育的身體,還很不聽話。
只要筆尖不用力下壓,寫橫豎還湊合,但一到了寫撇和捺,筆鋒便不受控制地扭曲起來,不是粗了就是細了,在紙上寫出來,就完全不是心里所想像的那樣。
何十二和康九兩個則是醮了清水,在一塊薄木板上練習寫字,李繼岌讓他們在紙上練習,兩人卻是說什么也不肯。
盧先生到了午時過后這才回來,檢查了一下李繼岌所寫的作業,見其居然寫完了數十張紙,便細不可查地略微點了下頭,然后又開始了乏味的授課和背誦過程……
見李繼岌已經背誦純熟,每個字也已經會寫,盧先生便逐句開始為其仔細講解釋每個詞句的意思。
從秦代流傳下來的《倉頡篇》共分三篇,分別是秦丞相李斯的《蒼頡篇》、中車府令趙高的《爰歷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學篇》,盧子諧所授應該是漢代流傳下來的版本,每十五句為一節,共分為55節,一共有3300字。講述完第一節,下午的授課就算是結束了,盧先生為李繼岌留的作業便是將第一節六十個字每字臨寫百遍。
盧先生見何十二和康九兩人收拾好課本和筆墨紙硯等用具,便讓他們先出去在外面等待,然后讓李繼岌坐到他對面說道:“出乎預料,世子居然天生就會權謀之術。”
李繼岌很疑惑地看向這位只有四十多歲,卻已經穿著像是老人的文士,不知道他說是的什么意思。
“把王府里給老夫預備的酒水送人,沒人教你罷?”
李繼岌搖了搖頭,“我又不喝,送給他們正好。”
“為什么不想剩回府里?”
“我可沒想那么多,剩回府里也是讓那些內監們給分了,還不如送給這些身邊的人。”李繼岌道。
盧先生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才繼續說道:“世子宅心仁厚,又分得清親疏遠近,孺子可教矣。不過,人心不古,欲壑難填。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恩小惠亦當適可而止。”
李繼岌眨著雙眼,我一個四歲的小孩你現在就教我這個?!
盧先生笑了笑,起身拍了拍李繼岌的肩膀道:“這世道亂了好幾十年了,這晉陽宮能保存完善,多仗你家,希望你長大后,還能守護這里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