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的樹葉開始變得色彩斑斕起來,秋播過后,河東的氣溫就開始降下來。這個年代,似乎氣候要比后世略低一些,不過還好,并不算是特別的冷。在澆過了一遍頭水之后,新播的麥種就從松軟的泥土下面拱出了嫩苗,田野里又泛起了一層綠意。
新砌筑的三交口攔河大壩已經基本完工,在勞累了五個月之后,兩千多軍兵終于算是稍微閑暇了一些。不過,他們也并沒有閑著,今秋的最后一茬苜蓿還沒有收割,荒野和河坡上的荒草也需要收割貯存起來,當作冬天的草料。
新的軍營倒是已經快修好了,幾排整齊的紅磚房讓人看了就感覺賞心悅目,雖然屋頂上還是用的黃泥和茅草。
除了一部分人還在繼續砌筑涵洞外,大部分的軍卒又被派了出去,沿著河谷兩側林草茂盛的地帶在收集過冬的飼草。一部分人則被留在莊園里和軍營里挖坑,于是唐明莊園和軍營里就多了數十個長七、八丈,寬約兩丈的大土坑。一些砌磚瓦工正在用紅磚和水泥砂漿在內部砌成防水的大池子。
唐明莊園里的幾位工匠正在作著指導,看樣子他們對這樣的活計已經很熟悉了。
李繼岌在去年試驗的幾座青貯池效果還不錯,于是在今年,就繼續在擴大青貯草料的數量和規模。青貯飼草比干草保持的水份多,用來喂養牲畜甚至是雞鴨的效果都要好得多。
由于條件所限,并不能象后世那般在青草收割后就直接進行處理貯存,而是需要將收割回來的牧草等先涼成半干,制作成半干的青貯草料。這些收割回來的牧草需要涼曬兩、三日,去除大部分水分才能開始切割。
半干的飼草用鍘刀切成只有一寸多長,被逐層添加進那些沏好的大池里,每添加一拳多厚就需要用碌碡來回壓實,再灑上一遍用米粉和麥麩發酵制成的酸漿湯。之后再進行新一層的草料填充,壓實、淋漿水……
青貯草料要比干草多保存將近一半的養份,而且也更容易被牲畜消化和吸收。這樣同樣份量的青貯草料大約能比干草多飼養超過一半的牲畜。相對而言,喂豬和養牛的效果是最好,騾馬和羊要差一些。
在后世,大約三斤飼料就能生產出一斤肉,在這個年代,即使是養豬,也最少要消耗成噸的牧草和部分飼料才能將一頭豬喂到一百五十多斤。
李繼岌覺得有必要將后世的集約化養殖方式逐漸推廣開來,雖然這樣生產的肉類口感和品質會逐漸下降。但在這個連肉都吃不上的年代,誰還會在乎這個?
他希望在幾年后,軍營自辦的養殖場,就能夠保證自己的肉食供應。
……
寒霜一降,一拃來長的麥苗就停止了生長,附近的原野、山林里的草地都被割得光禿禿的,只剩下一點草桿。大地枯黃,唐明莊園的商隊又從云州趕回了一大群膘肥體壯的牛羊回來。由于還沒上凍,還不到屠宰的季節,這些牛羊暫時就在已經收割的草地上放牧著。
牛羊來了,山林里的狼群也跟著過來了。
于是,李繼岌就把軍營里的部隊分批派出去,在荒野和山林里去清理野獸。
他一直認為,訓練騎兵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們進行圍獵。
可惜的是軍馬不太夠,自己積攢了一年,只是勉強湊足了一千匹乘馬,有些還不太適合當做戰馬。
一千名騎兵分成數十個小隊四處出擊,很快,原本在時常出沒的獐鹿、野豬之類的就不見蹤跡,藏在山林草叢里的狼、貉、狐貍和豹子也跑得不知去向,山雞、野鴨遭了殃,甚至是原野上最多的兔子,都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