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少入仙山學劍,頗曉得一些仙道秘術,你跨越百年時空來到這蘭若寺,想必是有一樁未了因果,這世上也唯有因果之力,能扭曲時空。”中年文士說道。
寧書生雖然也敬神拜佛,卻不信這些虛無縹緲之說,但現在所遇到的事情,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那怕連想都沒想過。
事已經至此,由不得他不信了。
“先生,那我該如何是好?”
中年文士想了想,說道:“某昔年游歷天下,曾在青州柳泉縣遇到一位奇人,他或許可以幫助你了此因果,重回你的時空。”
寧書生見事情有轉機,忙問道:“敢問那位奇人叫什么?”
中年文士搖了搖頭,說道:“當時匆忙,未及詳細詢問,只知道他住的地方叫聊齋書屋。”
“聊齋書屋?”
中年文士點了點頭,又轉頭看了看北院那邊,然后說道:“你這就走吧,那群小妖背后有一大妖,我也未必是其對手。”
“敢問先生尊稱?”寧書生拱手問道。
“某姓燕,關西人。”
“學生在此謝過先生。”
寧書生說完便轉身離開了蘭若寺。
夜宿曉行,跋涉一個月有余,終于來到青州的柳泉縣,所幸一路上也沒發生什么事情。
少女小倩的骸骨,被他葬在了郭北縣,只簡單的給她立了一個碑,也算是兌現了對她的承諾。
寧書生一路打聽聊齋書屋具體地址,一問之下,周邊的人們竟然都知道。
他按照當地人的指示,一路找到了聊齋書屋,心里頓時涼了半截。
只見十字路口旁邊的一塊平地上,立著一間茅屋,屋前擺放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壺茶和幾只茶碗,旁邊有幾張凳子,像是給過路的人歇腳的。
茅屋的正門上,用一塊木板做匾,寫著“聊齋書屋”幾個大字。
寧書生在路邊徘徊,想著要不要上前去,心里一時猶豫不決。
這時,茅屋的門開了,出來一位形象有些邋遢,身穿灰布長衫的年輕人,看他臉上倒是很白凈。
他看到路邊的寧書生,眼睛頓時一亮,然后笑著走過來,說道:
“兄臺,喝杯茶再走?”
“你這里就是聊齋書屋?”寧書生反問道。
年輕人爽朗的笑了笑,說道:“聊齋書屋,天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專收天下奇聞軼事,茶盡管喝,分文不收。”
末了,年輕人又打了一個稽首,說道:“在下聊齋書屋主人,姓柳,草字劍臣。”
“賤臣?”
年輕人一看寧書生的表情,就知道他理解錯了。
無奈地說道:“不是卑賤的賤,是劍仙的劍,知道嗎?”
寧書生忙拱手道歉。
柳劍臣背負雙手,搖頭嘆氣地道:“你們這些人,腦瓜都長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