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來到許劭府前,簡雍遞上名刺,許劭已經在等著,很快就派人出來迎接,將劉備一行迎了進去,分賓主落座。關羽、張飛卻不肯在許劭安排的席上入座,按刀站在劉備身后。關羽、張飛的身材都很高,尤其是關羽,極有壓迫力,再加上一對丹鳳眼半睜半閉,眼神不善,總讓人覺得他隨時有拔刀砍人的可能。
許劭暗自叫苦。忽然之間,他覺得孫策其實還是不錯的,至少沒有直接和他動粗。
寒喧幾句,許劭問起劉備的來意。劉備的確對許劭沒什么敬意,可是他也清楚,得罪許劭也不明智。他很客氣,自我介紹了一般,特別提及自己是盧植的弟子,征討黃巾有功,還曾馳援孔融。對自己被孫策擊敗的事,他也沒隱瞞,一一如實說來,自承用兵不如孫策,敗得心服口服云云,最后誠懇的向許劭請教,隱晦的表示希望得到許劭的點評。
許劭一直靜靜在聽著,越聽心情越放松,不知不覺之間,仿佛又回到了當初主持月旦評的時光。不管多么自負的人,在他面前都會低著頭,生怕得一句惡評,名聲掃地。驕傲如袁紹,也顧忌他的評價,在入境之前遣散從人,單車入境。區區劉備,在他面前表現得如此恭敬簡直再正常不過了,昨天一時張狂,估計是下車伊始,還沒脫掉軍營氣息吧。經過一夜沉淀,他終于清楚自己的身份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就是月旦評的真正價值,正與春秋一字褒貶之義暗合。
在劉備殷切的目光注視下,許劭擺弄著手中的玉如意,久久沉吟不語。他享受劉備的崇拜,但他真的不喜歡劉備。不用劉備自我介紹,他也對劉備略有所知,對其幾個月間幾易其主的行徑也非常鄙夷,若是幾個月前,劉備連他的面都見不著。可是時過境遷,他現在不得不與劉備虛以委蛇。
與對劉備的評價相比,他更在乎的是孫策的用意。孫策讓劉備來求評究竟是什么目的?是搪塞劉備,還是想委婉的求和?一旦給了劉備評語,孫策會不會也來求評,如果他來了,給還是不給,給的話,又給一個什么樣的評語?
這年輕人的手段毒辣,難以捉摸,不能不防啊。
許劭沉吟了良久,慢吞吞地開了口。“將軍姓劉,可有皇室血脈?”
“先祖據說出自中山靖王,只是支庶流遠,又多經戰亂,譜系散失,已經難以自明了。”
許劭點點頭。“譜系雖然難明,但將軍的確有高祖遺風。將軍既然是盧子干弟子,想必對高祖事跡有所了解吧?”
劉備猶豫不決,不知道許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高祖遺風是說我像高祖屢戰屢敗,還是說我像高祖一樣出身卑微,是無賴?史書上對高祖可沒什么好話。
“略知一二。”
“那你知道高祖為何能成其大業嗎?”
劉備摸著光溜溜的下巴,思索了好久。聽了許劭這句話,他的擔憂已經去了一半,許劭有指點他的意思,就算退一步說,也是考校他,至少沒有鄙視。這時候說天命所歸之類的虛詞就沒有意思了,自然要來點可操作性強的。
“高祖……能用人。”
許劭微笑著點點頭。“高祖用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