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站在廊下,垂著手,一動不動。
唐姬站在一旁,輕聲細語地解說著最新收到的情況,提醒天子待會兒要注意的事項。朝廷收到了冀州牧袁紹送來的表,雖然這封表奏中看不出一點應有的謙恭,但象征意味卻很濃。
袁紹承認天子,承認朝廷了。不管他內心是否愿意,他至少低頭了。在形式上,朝廷又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保持了疆域的完整。從現在開始,天下只有尾大不掉的權臣,沒有割據自立的叛臣,所有人都承認正朔在長安。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荀彧謀劃的大局就完成了第一步,足以證明人心思漢,大漢天命未絕,還有中興的機會。
荀彧說,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小心謹慎。這個是好消息,但一旦處理不好,很可能就會成為壞消息。袁紹低頭還只是表面文章,只是一封表奏,而且還要向朝廷討要揚州牧和豫章太守兩個官職,該給朝廷的貢奉卻絕口不提,連客氣話都沒有。不僅如此,這里面還有一個陷阱:他為會稽周氏三兄弟請謚。這是逼朝廷表態,要借朝廷的刀來割孫家父子的肉,當然也可以看作借孫家父子這塊石頭來試朝廷的刀。
斗爭才剛剛開始。這封表奏一旦公布,蟄伏了很久的黨人肯定會聞風而動,逼迫朝廷表態。而那些雖然心向朝廷,但容易沖動的讀書人也會以為形勢大好,迫不及待的想要更進一步,早點實現天下太平。
“陛下,待會兒若是司徒楊公有什么過激的言論,陛下不要正面答復,盡可能讓司空士孫公去解決。如若不行,荀彧會想辦法說服他。”
天子點了點頭。“朕知道了。會議之后,朕會單獨召見他,聽聽他的意見再做決斷。”
唐姬欣慰地應了。天子單獨召見荀彧,可見他已經有了與丁沖等人對抗的勇氣,開始主動出擊了。
天子與唐姬告別,走過走廊,來到殿上。楊彪、士孫瑞和荀彧等人已經在殿外等著,司徒掾劉巴、侍中劉曄也在,這兩個年輕人是剛到長安不久的年輕俊杰。他們的到來給了天子很大的鼓舞。
看到天子出現,侍中丁沖高呼唱喝,楊彪等人依次上殿,向天子行禮。天了還禮,請他們入座。楊彪心情大好,剛坐下便大聲說道:“恭賀陛下,冀州剛剛送來表奏,袁紹迷途知返,再奉朝廷正朔。”
荀彧上前,將收到的表送到天子面前。天子打開看了一眼。內容他已經知道,現在只是走個形勢。可是看到真切的字體出現在眼前時,他還是有點激動,不失稚氣的小臉上泛起了微紅。
“這都是諸卿運籌之功。”天子蓋上表,努力讓自己恢復平靜,保持聲音的平穩。“對袁紹所請之事,諸卿以為當如何處置為好?”
楊彪說道:“臣以為不妥。劉繇雖是宗室,又有仕宦經驗,品德才干也算上佳,但他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甚至沒有做過縣令長,突然讓他領一州,恐怕能以勝任。不如任他為揚州刺史,觀其行跡,如果能勝任,再轉為州牧不遲。至于豫章太守,眼下周術并無過錯,似乎不宜代換。且高干為人如何,有無才干,都不清楚,不宜驟任太守,不如委任一縣,察其德才。”
天子心中暗自點頭。楊彪到底是老臣,這一手軟硬兼施,做得不錯。看似駁回了袁紹的所有請求,但又沒有完全否決。讓劉繇做揚州刺史比揚州牧更合規矩,回了袁紹的面子,又讓袁紹無話可說,但實際上好處又給了袁紹,讓他不至于狗急跳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