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姬,你這是什么話?哦,只能你們一家子雅,我就只能打打殺殺?”
“將軍言重了,我可沒這意思。”蔡琰掩著嘴笑了起來。
孫策也不理蔡邕的白眼,盤腿坐好,雙手撫著膝蓋,笑瞇瞇地說道:“蔡公,我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是你的對手。不過我可是有備而來,今天我們玩點新花樣,如何?”
蔡邕心情大好。“行,我看看你能玩出什么新花樣?”
“聽說蔡公過目不忘,我一直有點不相信。”孫策指指船艙里的書。“我們今天就賭這個,我點題目,你背書,背對一篇,無一字訛誤,我輸你一金,若有錯字,每一字扣一千錢。敢賭嗎?”
蔡邕撇了撇嘴,不屑一顧,眉眼間既有老人的驕傲,又不失兒童般的純真。“聽說你欠了南陽人好幾億,我怎么忍心再贏你的錢。”
“這個不用蔡公操心。”孫策笑道:“會賺錢不算本事,會花錢才是本事。你只看到我欠他們錢,卻不知道我這些都是投資,將來要成倍收回來的。你就說敢不敢賭吧。”
蔡邕轉頭看向蔡琰,撫著胡須,笑瞇瞇地說道:“昭姬,我用背書贏來的錢為我外孫備一份見面禮,你不反對吧?”
蔡琰笑道:“當然不反對,只是不能太累著,贏個三五金也就夠了。”
孫策沖著諸葛亮使了個眼色。諸葛亮會意,將手里提的木盒放在案上,打開蓋子,艙中頓時金光燦汕,里面是滿滿一盒的金餅,至少有二三十枚。孫策道:“三五金怎么夠,我可是準備了三十金。若是不夠,我待會兒再讓人送來。”
蔡邕又從蔡琰手中叨了一瓣橘子吃下,揚揚袖子。“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公瑾,備茶,我潤潤嗓子,別讓伯符聽錯了字音,賴我的賬。”
周瑜忍著笑,到一旁準備茶水去了。諸葛亮走到蔡邕的書架前,隨手取出一冊,做好了準備。蔡邕很大氣的揮揮手,讓諸葛亮隨便提一句,諸葛亮挑了一下,念道:“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
蔡邕立刻接了上去。“故說得行焉。身處尊位,珍寶充內,外有倉麋,澤及后世,子孫長享。今則不然……”他字正腔園,頓挫有致,如行云流水,連一個磕巴都沒有,一邊背一邊得意洋洋地看著孫策,不大功夫便將大半篇文章背完。
孫策點點頭,挑起大拇指,從盒子里取出一枚金餅,擺在蔡邕的面前。蔡邕哈哈一笑,揚聲道:“小子,這個太簡單了,揚子云的《答客難》有幾個不會背?挑一篇難一點的。”
諸葛亮欣然同意,又挑出一篇,剛念了幾個字,蔡邕便接了上去,朗朗上口,一字不訛。孫策又輸了一金。周瑜端過茶水來,蔡邕呷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意氣風發,大聲讓諸葛亮再挑生僻一點的。諸葛亮從書架上連選幾篇,都沒能難住蔡邕。孫策皺了皺眉,親自起身,走到書架前。
“孔明,你挑這些天天讀的有什么用?要挑那些落了灰,一看就是多少年都沒讀過的文章才行。”
諸葛亮忍著笑,轉身佯作從書架上挑文章,悄悄地從懷中取出一部書稿,正是虞翻帶來的《論衡》校定稿中的一卷,轉過身來。“蔡公,這兒有一篇,你應該很久沒讀了,可能有點生。‘建武三十一年,蝗直泰山郡,西過陳留、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