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衣健仆快步走進中庭,站在走廊拐角處,向站在蔡諷身后的管事蔡吉使了個眼色。蔡吉會意,悄悄地向后退了兩步,下了堂,不緊不慢地向外走去。
正與賓客商量對策的蔡諷看見,雖然迅速收回了目光,臉上的笑容卻有些不自然起來。賓客們看得清楚,也不約而同的沉默了。
他們都很茫然。昨天魚梁洲迎接孫策,本來有說有笑,一片和諧,后來孫策進營,他們在營外等著接見,不知怎么的,孫輔就將準備好的家具撤了,然后就回了襄陽,再也沒露面。孫策去拜訪龐德公,在龐家吃的晚飯,他們被孫策晾在大營外,不僅接風宴無疾而終,連個招呼的人都沒有。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大家都在猜,但真正明白的人沒幾個。他們聚在這里就是為了向蔡諷打聽消息,孫輔離開后,蔡珂據說回了蔡洲,與蔡諷見過面,但大營里究竟發生了什么,蔡諷絕口不提。現在有消息來了,自然沒心思再說其他閑話,原本還算熱鬧的場面不知不覺的冷了。
蔡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知道會是什么消息,又會引發什么反應。
過了一會兒,蔡吉回來了,卻沒有上堂,徑直去了后院。蔡諷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情況不妙,蔡吉甚至不敢當眾和他說。他向賓客們強笑了笑,起身來到后堂。蔡吉站在廊下,面色蒼白。
“什么事?”
“孫策在襄陽書院發表演講,說是要擴大書院規模,讓更多的百姓子弟有機會讀書。”
“哦,這好事啊。”蔡諷還沒反應過來。“越多人讀書,我家印坊的生意就越好。”
蔡吉苦笑。“家主,以目前印書的價格,普通百姓哪里買得起書?孫策要建更多的印坊,將印書的價格降下來,讓普通百姓也買得起書。”
“降價?”蔡諷大吃一驚,忍不住失聲驚叫,剛想罵孫策是吹牛,隨即又想到不久前印行的《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是平輿印書坊出品的,在外面的售價是一金。對普通讀書人來說,一金當然不菲,可蔡諷卻覺得這個太便宜了。如果由蔡家印書坊來印,售價至少要提到三金,甚至可能更高。但平輿印書坊是袁權控制的,他只能背地里說說,對外不敢有任何異議。
現在孫策在襄陽書院發表演講,要將書價降下來,讓普通百姓讀得起書。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這意味著孫策對他不滿,要對蔡家利潤最豐厚的印書生意下手。因為孫輔的關系,印書坊現在的規模雖然不大,利潤卻不薄,每年能有五百金以上的利潤。即使是對蔡家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收入。
更何況蔡諷在等一筆大生意,蔡邕著的史書一旦完成,需要印行天下,僅是制版費就有五六千金,再加上印書的利潤,總收入將在八千金以上。如果孫策另建印書坊,而且價格更低,那蔡家就別指望掙這筆錢了。
蔡諷覺得血往上涌,臉皮脹得通紅。他一手扶著墻,一手用力搓了搓臉,咬牙道:“這豎子夠狠啊,一出手就割我這么大一塊肉。”
“家主,這位孫將軍年輕氣盛,是個狠人,別和他斗了,斗到最后……”
“斗到最后又能如何?”蔡諷的眼睛紅了,惡狠狠地瞪著蔡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