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啦,知道啦。”馮宛咯咯地笑著,膩在袁權身邊,嘰嘰喳喳地像個小麻雀。
“說什么呢,這么開心?”麋蘭帶著一個侍女從外面走了進來,侍女手里抱著一只箱子,左右看了一眼。“尹姊姊和阿楚還沒到?”
“阿姁在后院,阿楚有點事,估計要晚會兒。”
麋蘭從侍女手中接過箱子,遞給袁權。“我阿兄派人帶回幾張貂皮,我也不知道怎么用,一并交給姊姊安排吧。別外還有幾支山參,聽說是高句麗那邊的,功效比南陽的丹參要稍好一些,也放在姊姊這兒,備一時之須。”
袁權接過箱子,打開細看,不禁笑道:“看來這海商的利潤的確豐厚,蘭兒這出手越發大方了。阿宛,開了春,我們要盡快把小作坊搭起來,不能總是占蘭兒的便宜啊,這不成了打土豪,吃大戶的黃巾賊么。”
幾個人笑成一團。
孫策與張鴻聊得投機,又讓人把郭嘉請了過來。郭嘉問了一些問題,也對張鴻非常感興趣。
孫策正式向張鴻提出邀請,希望他能成為北疆情報網的一部分,定期匯報。作為回報,孫策將逐步釋放一些俘虜,也可以讓張鴻成為經銷商,享受優惠的價格。如果他能聯合更多的中山商人,集合資本,甚至可以讓他們負責深入草原腹地的業務。
張鴻欣然答應。孫策治下的豫州、荊州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地,不論是絲織品還是紙,都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軍械更是以輕便、堅固鋒利著稱,在草原上非常暢銷,冀州雖然也建了不少作坊,但產品沒什么競爭力,如果他能經銷荊豫產品,肯定能賺得更多,甄家恢復元氣的速度也會快一些。
商量已定,張鴻請示孫策,是不是把甄宓帶進來,見一面?
孫策一拍腦袋,立刻命人去請。他只顧問北疆的事,把這位聞名三國的洛神丟在大營外半天了。在等待甄宓進營的時候,孫策和張鴻隨便閑聊,問起甄家的事,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在史書里提到一件事,甄宓的中兄甄儼似乎也是早逝,就在她十四歲的時候,她的母親張氏對甄儼的妻子不太好,還是她勸說才得以緩和。他本來也沒太留心這件事,現在聽張鴻說甄儼的父親、兄長都死得比較早,倒是有些上了心。
孫策便問張鴻甄儼父兄的死因有沒什么什么共通之處。按理說,甄家雖然仕途不暢,但家境豐裕,應該不會存在營養不良、缺醫少藥之類的問題。如果連續出現男子早夭,又不是什么意外死亡,要么是有遺傳病,要么是有其他問題。從甄宓姊妹五人沒有一個早夭這種情況來看,也許是一種針對男子的隱性遺傳。
張鴻一時也說不清。他雖然是甄宓的舅舅,但他只負責甄家的商業,而且是在甄豫死后才接手的,知道甄逸、甄豫都死得早,原因卻不太清楚。
過了一會兒,甄宓來到大營,在諸葛亮的引導下進了帳,在孫策面前站定,低著頭,裊裊一拜。孫策一看她這單薄嬌小的身材,便有些皺眉。這又是一個初中生啊,身體還沒長開呢,和四年前的黃月英差不多。他一問,才知道甄宓今年十三,不禁苦笑,我這不是后宮團,我這是幼稚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