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夢初醒,一拍大腿。“子龍,你說得太對了,這張郃最擅長突擊了。你還記得他入潁川嗎?一千大戟士來去自如,孫策都沒發現他,還是后來才知道的。”他來回轉了兩圈。“現在怎么辦?”
“府君可以去提醒公孫瓚。”
“提醒他?”劉備眨眨眼睛,隨即會意。“是的,理當如此。”
劉備隨即下令,讓張飛、簡雍集結步卒,做好作戰準備,他和趙云帶著親衛騎趕往安次,提醒公孫瓚可能有危險,同時命令關羽、田豫集結屯田兵,準備阻擊袁譚的進犯。這么做雖然有悖于對張則的承諾,但他可以推說是勸解公孫瓚息事寧人,無可指摘。況且他也清楚,公孫瓚根本不會讓他進入郡界,更不會把他的話當回事,最多增加幾分Jǐng惕而已,對最后的結果影響不會太大。
商量妥當,劉備隨即和趙云率部出城。
公孫瓚頂盔貫甲,坐在堂上,白馬戰刀橫在腿上。
一個騎士站在堂下,大聲解說著涿縣的形勢。劉和返回之后,發了幾天無名火,也沒等到袁譚的援兵,他召回了輪休的郡兵,加強了涿縣的防守,又集結了一千多部曲騎兵,明天早晨離開涿縣,可能是去薊縣向刺史張則求援,也可能是聯絡劉虞的故吏鮮于輔等人,總之沒有放棄報仇的決心。
公孫瓚冷笑不已。他這幾天派出大量斥候到易水一帶偵察,沒有發現袁譚有什么動靜。這也符合他的分析,官渡之戰袁紹敗得太慘,冀州精銳幾乎損失殆盡,袁譚現在根本沒有力量攻擊幽州,否則他早就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劉和得不到袁譚的支持,剩下的選擇只有找鮮于輔等人助陣,甚至脅迫張則。不過這都沒關系,一群烏合之眾而已,不足為懼。
他甚至不想給劉和與鮮于輔等人聯手的機會,他要在半路上截擊劉和。兩千多白馬義從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出發,對付劉和綽綽有余。就算鮮于輔等人趕來接應也沒什么關系,他還為他們準備了一萬步騎。除此之外,留守薊縣京觀的弟弟公孫范也做好了準備,只要張則出城,公孫范就會奪取薊縣的控制權。
公孫瓚揮手示意騎士退下。關靖正要向前上說話,公孫瓚抬起手,直接打斷了關靖。“長史不用勸了,我意已決。劉和不會罷休,我也不會引頸受戮,索性殺個干干凈凈,免得夜長夢多。”
關靖苦笑。“將軍,我不是勸你不要去,我只是建議將軍謹慎些。劉和的兵力雖然有限,卻非愚蠢之人,用兵能力比其父劉虞強太多了。他不會不提防將軍,甚至有可能布下陷阱,以待將軍……”
“我又不是三歲小兒。”公孫瓚冷笑道:“我出征塞外,大破烏桓人的時候,劉和不過是個黃口孺子呢。他所謂的戰績不就是奔襲豫州嗎?我沒看出來他有什么過人之處。”
關靖無語,訕訕地正欲退下,有人來報,劉備派來了信使。關靖很驚訝,連忙停住腳步。公孫瓚也有些意外,思索片刻,讓人將使者叫進來。使者奉上一封書信,公孫瓚打開一看,劍眉微挑,轉頭看了關靖一眼,將書信遞了過來。關靖接過看了一遍,驚訝不已。
劉備提醒公孫瓚小心袁譚麾下的大戟士,說大戟士是經歷過官渡之戰的精銳,張郃也是驍勇善戰之人,尤其擅長潛行,有可能會潛入幽州境。
關靖不明白劉備這是什么意思?他突然提醒公孫瓚小心張郃,和眼前這件事有關嗎?這話沒頭沒尾的,從何說起?
關靖沉思良久,對使者說道:“劉漁陽是不是聽到了什么?最近有什么人去漁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