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欲取幽州,先取遼東。欲取遼東,先取沓氏。”
“詳細說說。”
見孫策并無意外之色,甘寧不敢怠慢。他知道m孫策雖以勇武著稱,卻非匹夫之勇,極其注重戰前謀劃,每次大戰之前,軍謀處都會做大量的資料收拾、整理工作,推演戰局,分析利弊。孫策既然有意幽州,自然對如何攻取幽州有所謀劃,說不定方案都擬好了。問他不是請教,而是考核,看他有沒有見識,然后決定用不用他。這可不能大意,等了這么久,總不能最后便宜了別人。
甘寧打起精神,分析他計劃中的遼東方略。
沓氏縣是遼東一個縣,就在海對面,由青州渡海到遼東就在沓氏登陸。沓氏有兩個優點:一是與中原最近,農耕發達,有不少耕地,可以屯田駐兵;二是有良港,可以停泊巨艦。有了這兩個優勢,沓氏縣就具有了水師駐扎的條件。
除了本身的優勢,沓氏還有一個好處,離襄平很遠,中間還隔著深山茂林,只要把幾個關口一堵,公孫度就很寸步難進,想奪回沓氏基本上就是做夢。我軍有戰船,可以從水路進攻,避開山嶺,可謂是揚長避短,一舉兩得。
最后,以沓氏為水師基地,北上可以取襄平,西進可以威脅漁陽、廣陽,如果暫時條件不具備,還可以東進取樂浪,左右逢源,可攻可守。
聽完甘寧的計劃,孫策放聲大笑,指指甘寧。“興霸,吃獨食不是好習慣,你要習慣與他人合作作戰,而不是只著眼于水師。水師有水師的長處,也有明顯的不足,要想真正控制遼東,只有水師是遠遠不足的。”
甘寧嘿嘿笑道:“將軍,水師也不是只有水戰,上了岸,我們不弱于步卒。”
“可是你能把戰船拖上岸嗎?若對手固守不出,以騎兵游弋,待你上岸便用騎兵突擊,你待如何?”
甘寧嘴角帶笑,卻不說話,既不附和孫策的意見,也不否定。孫策心中明白。甘寧有相當的戰略眼光,并非不知道步騎結合,水陸并進的道理,他只是著重點明水師的重要性,一切從發揮水師的優勢出發。俗話說得好,屁股決定腦袋,他身為水師將領,自然不會將自己排除在外,看著別人吃肉,他連湯都沒得喝。
孫策話鋒一轉。“你覺得麋芳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