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山好高啊。”仰頭看著面前如翠色屏風一般的山體,劉和大發感慨。
“你以前沒看到山嗎?”孫策在前面停住,笑瞇瞇地看著劉和,眼神溫暖如春風,笑容燦爛如朝陽。劉和被他看得心慌意**,連忙收起笑容,卻又忍不住說道:“看過,但是遠遠地看,沒有這般感覺。”說著,眼神突然一黯,一絲不安從臉上一閃而過。
孫策看得分明,Jǐng惕地四處張望了一下。他倒不擔心安全,知道今天要來登山,麋芳幾天前就將附近檢查了一遍,許褚昨天又親自走了一高,關鍵處都有人把守,刺客伏擊的可能性無限接近于零。
“怎么了?”孫策停住腳步,等劉和走到身邊,輕聲問道:“怕高?”
劉和搖搖頭。“我想起……那年經過函谷時的經歷。”劉和抬起頭,看著壁立的山峰,擠出一絲笑容,卻比哭還難看,難掩恐懼。“那時候,我……我總覺得那些灰撲撲的山會像宮里被燒毀的大殿一樣,隨時可能倒下來,將我埋在里面。”
劉和聲音越說越低,但孫策耳力甚好,聽得分明,也不禁嘆了一口氣。光武帝劉秀認定漢為火德,為了防止克制火德,還特意將洛陽改成雒陽,他一定沒想到洛陽城最后會被大火焚毀,就和他為了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推崇讖緯,卻讓讖緯成了蒼天已死的預方主,崇尚氣節,卻造成了儒生激進一樣。
凡事都不可過,過猶不及。制定政策更忌諱只圖眼前,不顧身后,尤其是為了某種目的編造謊言。歷史不斷的證明:謊言終究是謊言,不依照客觀規律辦事最后一定會自食其果。
“把手給我。”孫策伸出手。
劉和猶豫了片刻,還是試探著伸出手。孫策握著她的手,領著她向山上走去。孫策的手很有力,虎口、指腹有不少老繭,那是常年練習武藝留下的。劉和很吃驚,她沒想到孫策的手會這么粗礪,不過隨即又恍然。若沒有高強的武藝,孫策怎么可能屢次擊破強敵,建立赫赫功業。
“是不是我的手太粗了?不舒服?”孫策仿佛感應到了劉和的心情,輕聲笑道。
“不,不是。”劉和連忙說道,手上多用了一些力,握緊孫策的手。不知道為什么,她突然說道:“我弟弟的手也這樣,他以夫君為榜樣,天天習武,總想著有一天能和你一較高下。”
出乎劉和的意料,孫策一點也不意外。“我聽說了。”他頓了頓,又道:“我也希望能有這么一天。”
劉和驚訝地抬起頭。
孫策笑道:“要不然,我為什么支持他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