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難以決定,派人去請關靖。關靖聽完孫策的條件,眉頭緊鎖,沉吟良久。“將軍欲戰,欲和?”
劉備苦笑道:“若是欲戰,能勝否?”
關靖說道:“若是欲戰,勝固然難,大敗亦不至于。孫策、沈友所領主力是江東人,未必適應幽州的天氣。且他們缺少騎兵,上岸追擊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擄掠泉州、雍奴,損失肯定會有一些,但不至于一敗涂地,存糧還可支撐一年半載。問題在于……”關靖頓了頓,抬頭看了劉備一眼。“若有人趁勢而起,與孫策聯盟,南北夾擊,內外交攻,那就有些麻煩了。”
劉備摩挲著腰間的劍柄,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兩下。他正是擔心這些,才不敢輕易言戰。孫策以水師、步卒為主,缺乏騎兵,不太可能上岸深入,可他勢單力孤,之所以能在幽州立足,憑借的正是從孫策那里常來的屯田練兵之法,張則也好,袁譚也罷,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擊敗他,這才一直隱忍至今。如果他被孫策擊敗這幾乎是必然的,結陣而斗,他沒有勝算別人就會趁機撲上來,將他撕成碎片。
袁譚、張則,甚至表面順從的公孫范,都在等著這個機會。
劉備眼神閃爍,猶豫道:“若是……欲和,孫策會同意嗎?”
“孫策千里而來,自然不僅僅是為了與府君為敵,奪泉州之糧。他是為染指幽州。既然如此,他的對手就不僅僅是府君,還有張使君、袁譚,不得不從長計議,以免為人所趁。依愚之見,與府君相比,他更需要考慮袁譚。”
劉備點點頭,眼珠轉來轉去。“你是說,他虛張聲勢,想迫我俯首?”
“也未必。畢竟府君占了安次,而公孫續就在孫策身邊,他要入幽州,打著為公孫伯珪復仇的旗號是最自然不過的。”
劉備眉頭一挑,額頭的青筋鼓起,像一條蚯蚓爬過。他接收了公孫瓚的人馬和地盤,又用各種借口殺了少人,但時間太短,公孫范還在薊縣,公孫續又在孫策身邊,公孫瓚的舊部并不完全服從于他,只是在等機會。就連關靖都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如果關靖建議他放棄安次,退守漁陽,他是絕不能答應的。
好容易把這塊肉吃到嘴里,怎么能輕易吐出來。
關靖看得分明,暗自嘆息。劉備對他終究是不信任的。他佯作未見,接著說道:“袁譚據涿郡,安次已成是非之地,以公孫伯珪之威名尚且戰歿,公孫續又如何能安然無恙?他就算回來,也不該在安次。府君,你何不順水推舟,表公孫續為一郡太守?”
劉備茅塞頓開,破涕為笑。他拍拍大腿。“長史高明。”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