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想了想,點頭贊同。“倒也是個選擇,值得考慮。”
簡雍嘴角挑起一絲不經意的淺笑,一瞬即沒。
郭嘉和簡雍談得順利,隨即向孫策做了報告。孫策終于肯見簡雍,設宴款待。兩人相見甚歡,誰也不提之前不愉快的事。孫策問起劉備等人的近況,尤其說到劉備與麹義的那一點,贊不絕口。
“我與麹義交過手,雖然最后僥幸取勝,但此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孫策如此評價麹義。“玄德能擊退他,進步斐然,我甚是欣慰。”
簡雍滿面春風。“能得君侯一贊,玄德也是榮幸。說起來,這也和君侯的提攜分不開。玄德常說,他能有今日,都是效仿君侯,就連回到幽州打拼也是拜君侯點撥呢。”
孫策笑了,斜著眼看著簡雍,猶豫了一會。“承蒙憲和謬贊,可我卻不敢掠美。”
簡雍拱手道:“君侯何出此言?”
“邯鄲學步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簡雍笑容不變。“聽倒是聽過,就是不太懂。”
“大漢四百年,積弊甚深,但最大的痼疾是什么?有兩項可能逃不掉,一是處士橫議,讀書人行事偏激,一是土地兼并,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前一項就算了,幽州沒幾個讀書人,可是后一項,幽州也不例外吧?黃巾八州并起,幽州居其一。玄德學我練兵屯田,可是他如何處置幽州世家的?當初在豫州任兵曹從事,對付的就是豫州世家,應該說是輕車熟路,怎么到了幽州就只記得屯田練兵,反把這最重要的事忘了?”
簡雍笑道:“君侯有所不知,幽州不比豫州,稱得上世家二字的實在有限,自然不必大動干戈。”
孫策微微一笑。“如果我記得不錯,鮮于輔就是漁陽人吧?”
簡雍笑得有些尷尬。
“憲和,恕我直言,這就是玄德只能在漁陽稱雄的原因。他是涿郡人,可涿郡世家何嘗把他當人?依我看,他就安心做個漁陽太守吧,涿郡不是他能吞得下的。”
簡雍無言以對。孫策的話雖然說得難聽,卻是一針見血。劉備為什么不接受張則的建議,趁袁譚立足未穩搶占涿郡?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一是擔心損失太大,被張則撿了便宜,二是涿郡人根本不支持他。除了劉氏親族,也就是他和張飛愿意支持劉備,比如涿縣大族毛氏就不理劉備,劉備的師門盧氏也是如此,劉備派人去請盧毓,盧毓就是不理他,連門都沒讓他進。
孫策說得沒錯,劉備只學了個皮毛,沒學到精髓。
太史慈的家在縣城外的一座小山上,雖然偏僻,卻很幽靜。大概是因為孔融任青州刺史時比較關照,時常派人來問候,路修整得還不錯。這兩年太史慈在濟南、平原作戰,也隔三岔五地派人回來看望,附近的鄰居都已經適應了他們家門前常有車馬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