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這些以騎兵為主的游牧民族,就目前而言,最好的辦法還是以騎破騎,戰馬是關鍵中的關鍵。沒有足夠的戰馬,僅靠兩條腿是打不贏的,守,顧此失彼,疲于奔命,攻,力不能及,勞民傷財。
“子義,你有什么計劃?”孫策輕拍欄桿,看著茫茫大海盡頭的地平線,心頭壓力很大。直到目前為止,他以幽州攻略都沒有必勝的把握。這個時機非常不合適,太勉強了。
太史慈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說道:“以戰養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孫策點點頭,示意太史慈細說。
太史慈說道:“就眼下而言,我們尚不具備重創烏桓人、鮮卑人的實力,遑談全殲。固守太被動,我打算主動出擊,征募一部分邊境子弟,深入草原。這些胡人也不是一直都聚在一起,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分散各處,只要抓住機會,我們就能各個擊破。最大的難處只有一個:如何尋找他們的蹤跡。”
孫策深有同感。軍謀處也提出過以戰養戰的戰術,這并不新鮮,當初霍去病橫掃匈奴就是這么干的,事實證明,這也是對付游牧民族最好的辦法。但這個辦法有一個致命弱點,偶然性太強,茫茫草原,一旦不能及時找到目標,或者找到目標卻沒能擊敗對手,繳獲戰利品補充給養,很可能會不戰自敗。
天才如霍去病,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重大傷亡之上的,每次出征,損失都會過半。即使如此,太史公也說他是運氣好。運氣稍微差一點,也許等不到病死,可能直接犧牲在草原上了。
“你準備如此解決這個問題?”
“一靠耐苦,一靠智慧。”太史慈說道:“邊郡子弟,飽受胡人之苦,且能忍饑耐勞,不亞于胡人,只要給他們武器、裝備,再提供一些糧食,他們就敢于上陣和胡人以命相搏。木學堂所造的軍械、甲胄能夠讓我們以寡敵眾,如果能讓他們開發出一些便于攜帶的食物,既能延長我們作戰的時間,又不至于增加太多的重量,成功的機率就更大了。我粗略的估計了一下,盧龍塞到陽樂城有六百里余,由盧龍出塞向北,或由陽樂西行,大概四五百里就可以深入草原內部,一折一回,大概在千里左右,需要行軍十天。就算中途沒有任何收獲,只要我們攜帶的給養能夠支持十五天,因為給養不足而敗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太史慈轉身看著孫策,懇切地說道:“主公,我想請三千騎一年之糧。”
甘寧哈哈一笑。“太史子義,你好大的口氣,要我給你做輜重營校尉嗎?”
孫策想了想,拍拍欄桿。“那倒不用,只要你肯做漁民就行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