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郃繞澤而走,太史慈沒有再追,留下十余騎收拾戰場,自己則率領部下歸隊。
他聽到了張郃的戰鼓聲,也聽到了蘆葦蕩里的回應,知道張郃有所準備,貿然殺入固然不妥,拖延時間也沒什么意義。張郃在這里埋伏,自然會將其中的地形摸著清清楚楚,追進去只會自取其辱。
太史慈追上公孫續。公孫續松了一口氣,詢問情況。太史慈輕描淡寫的說了兩句。得知太史慈擊敗了張郃,而且可能傷了他,公孫續連連搖頭,不敢置信,心中卻抑制不住喜悅,為得強援而喜。
他隨孫策參加過官渡之戰,雖然沒有機會親自上陣搏殺,卻對那一場戰事的細節如數家珍。張郃是那一戰中唯一取得勝績的袁方將領,他一戰擊殺韓銀,可以說憑一己之力改變了結果。若非如此,孫策絕不會讓袁紹有機會看到黃河。
結果張郃連太史慈的一次攻擊都沒擋住,落荒而逃。有了這樣的援兵,擊敗張郃,報殺父之仇又多了幾分機會。
公孫續喜不自勝,太史慈卻暗自警惕。張郃將斥候遠放到泉州城外,又在這里伏擊,諸般部署都可圈可點,只要他有一步走錯,現在還能笑得出來的就不是他,而是張郃了。孫策說張郃為人謹慎,機變百出,還真是一針見血。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張郃不可小覷。
兩人繼續前進,繞過督亢澤,直趨涿縣城下。張郃已經搶先一步回城,涿縣城門緊閉,吊橋高懸,戒備森嚴,城上人頭攢動,旌旗招展,戰鼓聲一陣接著一陣,提醒著全城兵民強敵已至,形勢緊張。
太史慈讓公孫續押陣,自己提弓夾矛,來到城下搦戰。兩名聲音洪亮的士卒上前大罵,各種污言穢語,罵不絕口,氣得城上的將士暴跳如雷。張郃卻充耳不聞,不準任何人出戰,只是令強弩手戒備,只要太史慈進入射程之內,就用強弩射擊。
見天色將晚,夜幕降臨,太史慈撤出張郃的視線,隱入黑暗之中。
城下人去,城上也漸漸安靜下來,一片死寂,將士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敢輕離,掾吏們卻圍著張郃。他們神色驚惶,互相用眼神示意,卻又不敢開口,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到郡丞李立身上。李立無奈,只得上前拱手施禮。
“府君,你這傷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