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友走上山坡,看了一眼對面的遼東軍,吁了一口氣。
“各部到位沒有?”
“快了。”龐統負手站在沈友身邊,淡淡地說道:“使君莫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寧可慢一點,穩一點,也不能倉促。”
沈友哈哈一笑,轉身看看龐統。“士元此言正合我意,我們不缺時間。”
龐統微微一笑,莫逆于心。他和沈友都清楚這一戰的意義。被人眼紅的不僅僅是沈友,他也一樣。作為孫策最初的軍謀,他年未弱冠就獨立,組建了屬于自己的軍謀團,軍謀處有微詞的人不是一個兩個。上次青州戰事雖然擊退了顏良,但也折了張允,批評的意見就沒斷過,這次又被公孫度奔襲,無法解沓氏城之圍,非議聲更大,即使孫策也無法完全壓制,這才給他們一個機會證明自己。
孫策首日親自上陣,強行擊破公孫度的第一道防線,斬首三千余級,震懾了遼東軍的士氣,同時也給江東軍立了一個標桿。他們不僅要勝,而且要勝得讓人無話可說,才能證明他們擔得起肱股這個稱號,而不僅僅是親信。
山坡左側傳來戰鼓聲,嚴白虎已經到位。沈友和龐統不約而同地看向山坡右側,在對面的一個高地上,一面戰旗正在飄揚,顯得有些孤獨。可是看到這面戰旗,沈友和龐統卻同時舒了一口氣,交換了一個眼神,露出會心的微笑。
“準備進攻。”沈友拔出戰刀,向前一指,意氣風發。
“喏。”傳令兵大聲應喏,用力搖動令旗,戰鼓聲節奏一變,變得急促起來,一曲步卒舉著盾牌,沖出了陣地,向對面的山坡走去。弓弩手拉開強弓硬弩,向對面的遼東軍陣地展開壓制射擊,為突陣的步卒提供掩護。
遼東軍也開始集射,將一陣陣箭雨拋射過來,一部分反擊江東軍的弓弩手,一部分射向正在接近的江東軍步卒。他們占有地勢,又有兵力優勢,射得江東軍步卒抬不起頭,只能依托地形,耐心地向前移動。一部分弓弩手也下了山坡,盡可能的為步卒提供掩護,但地形和人數都沒有優勢,能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進攻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
好在戰前沈友對此便有清醒的認清,要求各部不要著急,耐心一點,一點點的爭奪,不要奢望是一場勢如破竹的戰斗。此刻這些將士進攻受阻,也沒有著急,曲軍侯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形勢,發現一道道急促的命令,指揮著麾下袍澤一步步地向前擠。弓弩手則控制著節奏,盡可能精準射殺,節省箭矢。他們遠離本陣,每人攜帶一百枝箭,用完就只能派人再送,非常麻煩。
雙方一點點的爭奪,一箭一箭的較量。慢慢的,江東軍訓練有素的優勢顯現出來,步卒抓住遼東軍射擊的空隙,一次次地向前擠壓,建立起陣地,弓弩手隨即跟進,在步卒的掩護下射擊。他們使用精工制作的弓弩,射程遠,精度高,命中率要比遼東軍高出不少。兩兩對射,遼東軍幾乎占不到什么便宜,不斷有人中箭倒下,只是兵力優勢明顯,暫時還沒露出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