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領命,分頭準備。很快,劉備率主力先撤,沿途收集糧草、物資,關羽斷后,阻擊袁譚,且戰且退,將袁譚引入涿郡,伺機決戰。
太史慈、閻柔隨劉備撤過巨馬水后便與劉備分開行動。閻柔與太史慈依依惜別,托太史慈向孫策致意,他返回薊縣后,將盡一切可能的勸說張則與孫策合作,爭取能統率騎兵與太史慈一起出塞作戰。太史慈也托閻柔向張則致意,表明孫策的合作之意。
兩人拱手作別。
劉備撤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易縣城內,袁譚召集文武議事,制定作戰方案。
經過大半個月的戰斗,袁譚不僅守住了易縣,挫敗了劉備的進攻,還讓麾下的新卒得到了鍛煉,見過了鮮血,成績斐然。劉備曾經擊敗麹義,對諸將的壓力很大,這次能擊退劉備,對諸將重塑自信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就連袁譚本人都深有感觸。
這一切都是受益于沮授的謀劃,諸將對沮授佩服有加,養成了習慣,凡事都先請教沮授,然后再向袁譚匯報。如今有了新情況,要制定作戰方案,他們也下意識的看向沮授。
沮授有些不安,袁譚卻笑著擺擺手,示意沮授不必多慮。
沮授略作思索,便提出了建議。對劉備的撤退,他并不意外。劉備攻城不下,撤退是遲早的事。他撤退之后的動向也不難猜,無非兩種可能:一是放棄涿郡,退回安次,明年再說;一是繼續圍攻涿縣,困死張郃,逼著他們決戰。
“涿郡是幽州門戶,于我軍而言,占領涿郡,便是在幽州伸進了一只腳。于劉備而言,失去了涿郡,他不僅面臨我軍威脅,也無法向西擴張,將代郡、上谷控制在手中。如今孫策正在遼東作戰,一旦孫策擊敗公孫度,揮師西進,他將腹背受敵,無處可逃。因此,他對涿郡勢在必得,繼續圍困涿縣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諸君切不可有僥幸之心。”
沮授環顧諸將,目光最后落在袁譚的臉上。“使君,天氣漸冷,天子西征的成敗很快就要揭曉。不管結果如何,奪取涿郡都對我們非常重要。孫策正在攻擊遼東,這個冬天是我們全取幽州西部的最后機會。如果不能搶在孫策之前拿下漁陽以西諸郡,一旦孫策席卷而來,我們就很難再踏足幽州,以后也無法得到戰馬,即使孫策不攻擊冀州,冀州也很難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