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怎么會變成這樣?田疇有些迷茫,一時沒有了方向。
“伯溫,你熟悉這彌加嗎?”太史慈轉換了話題,沒有再逼田疇。這種事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要留點時間讓他自己思考。
“略知一二。”閻柔說道,有意無意的瞟了神思不屬的田疇一眼,嘴角微挑。田疇是幽州名士,他是流落于胡人之中的武夫,一向只有聽田疇教訓的份,沒有和田疇辯論的資格。如今見田疇被太史慈難住,心里頗有些得意,就算是自己辯贏了田疇一般。
閻柔為太史慈解說了一下東部鮮卑的情況。東部鮮卑有四部大人,分別是彌加、素利、闕機和槐頭。槐頭是槐縱的兒子,年輕比較小,實力有限,素利、闕機不怎么看好他,但彌加有實力,支持他。如今彌加率部先行,很可能是想先勝兩陣,占點便宜。
對鮮卑人來說,漢軍不堪一擊,唯一能夠稱道的就是軍械。北疆漢軍的裝備雖然不全,卻比鮮卑人強太多了。東部鮮卑遠在塞外,與漢地之間還隔著烏桓人,工匠奇缺,鐵器對他們來說是難得之物,有的人還在用石制箭頭。這些年中原大**,有不少百姓逃亡塞外,在鮮卑人的地盤上討生活,鮮卑人才漸漸有了鐵匠,能夠打造一些甲胄、武器,可是總體而言還是比較簡陋。有掠奪的機會,他們是不會放過的。
“吳侯麾下將士軍械精良,聞名天下,想必彌加是沖著子義兄你來的。”閻柔笑道。
太史慈也笑了。“那我可得好好準備一下,不能讓他們失望。”
閻柔大笑,公孫續也笑了,摩拳擦掌,要給這些鮮卑人一個教訓。太史慈和田疇商量了一下,決定將計就計,利用彌加的輕敵心想誘擊彌加,減少己方傷亡。田疇建議在索頭水設伏。草原上行軍離不開水源,彌加遠來,肯定會在索頭水休整一兩天,補充飲水。
太史慈接受了田疇的建議,開始分配任命。他麾下有遼西新練的騎兵兩千騎,公孫續統領的右北平騎兵三千騎,閻柔率領的雜胡騎兩千余,還有劉備支援的兩千漁陽突騎,由漁陽人陽猛統率。
根據各部不同的裝備和戰斗力,太史慈決定親率遼西騎兵為誘餌,先行沖擊彌加的大營,遇到抵抗后便退走,將彌加誘入伏擊圈,再由閻柔、公孫續、陽猛三面合圍。
閻柔表示反對。“都督,不是我懷疑你的能力,而是你對地形不熟,之前也沒有與鮮卑人交過手,未必能把握分寸。不如由我來做誘鉺,先立點功勞。”他抬起手,示意太史慈不要急。“就眼下的諸部來說,遼西騎兵裝備最好,漁陽突騎也是當之無愧的精銳,白馬義從更是聞名天下的驍騎,則你們三部負責攻擊,必然是攻無不克,我麾下騎兵的優勢在于熟悉地形,也清楚鮮卑人的作戰方式,逃跑更是拿手好戲,攻堅也許不如諸位,誘敵卻是再合適不過。”
公孫續和陽猛低著頭不說話。他們從小生活在幽州,很清楚誘敵這種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很難。騎兵沖鋒時如果把握不好分寸,沖得太猛了會與敵人糾纏在一起,無法脫身,沖得太淺了又起不到激怒敵人的作用,萬一控制不好,誘敵變成了實戰,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滅。公孫續有自知之明,不敢冒險。陽猛則早得劉備吩咐,他是來助陣的,跟著撿點便宜還行,讓他充當主力,他是堅決不干的。
太史慈看向田疇,田疇說道:“我覺得伯溫所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