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看了太史慈一眼,將沒說完的話又咽了回去。他本來擔心太史慈會借鮮卑人的刀重創烏桓人,這雖然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萬一闕機得手,搶到了足夠的牛羊,甚至迫使烏桓人為他們而戰,太史慈就要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對太史慈而言絕非好消息。但他沒想到太史慈會這么容易的接受了他的建議,而且想得比他還遠,還要大膽,一時大出意外。
太史慈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并不清楚,但太史慈的勇氣和自信讓他自愧不如。
“子泰兄,化胡為華,穩定幽州,是一項百年大計,也是吳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你是幽州人,通曉胡事,又有見識,此次出征有你相助,我受益良多,此戰結束,我想請你為使者去見吳侯,還望子泰兄不要推辭。”
田疇心中一動。太史慈讓他去見孫策,自然不是簡單的見一面,而是讓他去匯報戰功。這向來是一件美差,沒有一個君主會薄待報功的使者,況且太史慈深受孫策器重,就算是看在太史慈的面子上,孫策也不會虧待他。
“多謝都督美意。只不過……”田疇很是糾結。他雖然對名利不甚看重,并不指望在孫策麾下做官,但他對太史慈的欣賞非常感激,能和太史慈這樣的人相交是難得的機遇。“我不好仕宦,無意仕途,若非劉牧賞識,張使君相邀,我也不會在這里。如今有都督坐鎮幽州,幽州太平可期,我還是想回去讀書耕地,做一個普通人。”
太史慈笑了起來,探身拍拍田疇的肩膀。“子泰兄,你性情高潔,我是知道的,絕不敢勉強你為吏。只是幽州漢胡雜居,情況復雜,若無子泰兄這樣的智者引導,縱使有鐵騎千群,終究也只是一時威風,難以長久。請你去見吳侯,也正是希望你能領略吳侯意旨,互通有無,共同為穩定幽州獻計。子泰兄,你與吳侯見過面,應該知道吳侯志向遠大,說句臣子不該說的話,改朝換代,一姓之富貴絕非他最在意的事,他要建的是千秋功業。勉強比之,當如漢武尊儒,影響的不僅是幾十年的興亡,更是我華夏衣冠的未來。你既是讀書人,傳圣人之業,豈能置身事外?”
田疇心動不已,半晌無語。他看看太史慈,幾次想開口拒絕,卻怎么也說不出口。太史慈說到了他的心里,他可以拒絕官職,但他無法拒絕這樣的機會,身為讀書人,從來就不可能真正的出世,立德立功立言,總要做點什么才行。可是就此為孫策效力,又未免對不起張則。
見田疇糾結,太史慈哈哈一笑。“子泰兄,你放心,如果你一心歸隱,我絕不勉強。只是希望子泰兄給我一個機會,也給吳侯一個機會。”
田疇松了一口氣,躬身答應。“喏,多謝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