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周瑜提醒之后,孫策就和郭嘉、虞翻商量過對策,又安排軍謀處做了推演。但他不能主動提出這樣的建議,只能耐心地等。趙岐上疏,楊彪、黃琬聯名支持,這個結果正中他下懷。收到袁權消息后的這兩個月,他又反復斟酌,已經有了周密的安排。
如果天子能接受這個方案,他就安排楊修去長安。
要做他的代言人,需要有幾個條件:
一要有名望。不管什么時候,名聲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朝堂而言,對當前而言,主要是指家世和才氣。楊修兩者都不缺,妥妥的名門公子,擁有袁楊兩個四世三公的頂級世家血脈,天下找不到第二個。家學淵源,出口成章,博聞強記,文采斐然,學問也是撐得住的;
二要有能力。楊修從輜重營主簿做起,又在豫章太守任上做了幾年,配合賀齊作戰,興桑農,辦學堂,開創白鹿書院,能力有目共睹,足以應付關中的事務,整治朝廷那些還想著翻盤的人。
三要有忠心。楊修剛入仕就到他身邊,對他的志向和能力一清二楚。一外放就是豫章太守,將來三公可期。作為人臣,朝廷能給的,他都能給,朝廷不能給的,他還能給,以楊修的聰明不會不知道如何取舍。為朝廷效忠了半輩子的父親楊彪都把自己賣了,他又何必為朝廷賣命。
有了這三條,他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送楊修去長安。楊修成功了固然是好,萬一失敗,也怨不著別人,由袁夫人自己后悔去。說實在的,袁楊兩家的影響實在太大,袁夫人又不知進退,削弱一下也未嘗不可。
他擔心的事情只有一條:天子會不會答應。天子答應,其他人也未必肯答應,這可是引狼入室,主動將大權拱手讓人。這時候就能體現出趙岐等人的意義了,三個名重天下的老臣聯名提出建議,影響絕非普通人可比。
這些話,孫策不會全部和袁權說,但袁權聽得懂,即使她被孫策的魔爪逗得心浮氣燥,氣喘吁吁。
“你……你住手。”袁權緊緊的抓住孫策的手,面紅耳赤。雖然將臺上只有他們兩個人,可這畢竟是大白天,將臺之下就有近百將士,即使看不見,聽到聲音也不好。即使聽不到聲音,待會兒她下去,衣衫不整也會被人看出破綻來,以后還怎么見人。
“我想你了。”孫策摟著她的腰,挺了挺腰,讓袁權感受到他的熱情和堅決。“可是老人家在,我又不敢去。”
“信你才叫見了鬼。”袁權皺皺鼻子,頓了頓,又道:“阿楚她們幾個都在這兒,你還會想我?”
“沒有人能代替你。”
“信你……”袁權剛剛張開嘴,就被孫策用嘴蠻橫無禮地堵住了。陪了袁夫人兩個月,沒能見孫策一面,袁權也想念孫策很久了,此刻被孫策擁在懷中熱吻,不免心跳如鼓,意亂如麻,酥軟如泥。如果不是白天,又在將臺之上,她自然不會拒絕,說不定比孫策還要熱情。她使出渾身力氣,才勉強推開孫策,央求道:“夫君,給我留點臉面。”
“趕緊送老人家走。”孫策咬牙切齒。“要不然我翻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