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異的輔導下,呂小環知道要體諒天子的難處,從不亂提要求。
天子和呂小環說了一陣話,尤其是問了呂布的情況。呂布是西征首功,他斬殺了一個鮮卑部落大人,張遼又斬殺了一個小帥,在諸將中功勞最著,但傷亡也最大。他一直認為這是因為裝備不夠好的原因,希望天子能賞賜一些南陽軍械,彌補實力,可是這個要求讓天子很為難,別說他沒錢,就算有錢也未必能買到南陽軍械,根本無法滿足呂布的要求。
天子心里很不安,也對呂布的情緒格外關心,生怕他有怨言,讓人有機可趁。
蔣干就在長安。
這些想法當然不能明說,天子也只能旁敲側擊。呂小環把大致情況說了一遍,也沒什么條理,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還經常跑題,天子如果不及時把話題扯回來,她就不知道說到哪兒去了。
和呂小環說話是一件很費力的事,遠不如和王異說話來得輕松。天子想了想,把王異叫了過來,問她隨呂小環出行的見聞。王異不緊不慢,把她了解的情況一一說來。果然比呂小環有條理多了。
但天子還是輕松不起來。
長安的形勢很嚴峻,甚至超出了他的想象,甚至比荀彧、劉曄向他匯報的情況還要嚴重。王異尤其提到了從涼州遷來的百姓與關中百姓之間的沖突,據說已經鬧出人命了,遠不是荀彧他們說的那么輕描淡寫。
見王異說得從容,像是關心事務的樣子,天子問道:“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議?”
王異早有準備,躬身道:“陛下,之所以沖突劇烈,并非是土地不足。關中人口有限,拋荒的土地很多。只是那些良田都被關中本地人占了,有些人甚至占了上千畝,遠遠超出朝廷的限制,更有甚者,就連涼州百姓開墾的土地都被他們強占了,豈能沒有怨氣?涼州百姓雖然與關中百姓相當,但三輔郡守和各縣的令長卻都是關中人甚至關東人,他們對涼州人進入關中本來就有些排斥,處理事務時也是偏袒關中人。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恐怕事態會更加嚴重。”
天子不置可否。“你是說,安排一些涼州士人為守令?”
“是。”王異頓了頓,又道:“涼州雖然偏僻,不如中原有才,可是選擇幾個守令還是能找到合適人選的。既然關東人、關中人能到涼州做官,為什么涼州人不能到關中為官?”
天子沉吟了良久。“你可知道有人說朝廷偏袒涼州人?”
王異點點頭。“誠如陛下所言,關中流言紛紛,但臣以為陛下不必介懷。”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