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嘴角微撇。“文若兄,你還真是固執啊。也罷,空言無益,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荀彧出了大將軍府,沒有上車,沿著藳街往前走,鮑出見狀,將楊修送的禮盒交給同伴,放進車里,自己快步趕上荀彧。
荀彧聽到腳步聲,笑道:“天子腳下,不用這么緊張。”
“喏。”鮑出應了一聲,卻還是寸步不離,按著腰間的長刀,警惕地注視著四周。
經過未央宮北門時,荀彧停了片刻。“文才,你知道這座門前站過多少英雄才俊嗎?”
鮑出搖搖頭。“屬下心中,天下才俊無過令君者。”
荀彧笑笑。“那是你讀書少,只看到眼前事。此門原本叫金馬門,孝武帝時,天下英才進京都在此門待詔,東方朔便在其中。可惜,一代奇人,未有用武之地,反倒落了個滑稽之名。如今人不見了,金馬也不見了,空余其門,令人感傷。”
他轉過身,慢慢地向前走,轉過宮墻角,走上章臺街。鮑出跟在后面,看著荀彧微躬的背影,心中酸楚。他跟了荀彧幾年,眼看著荀彧由一個英氣勃勃,自信昂揚的名士變成了一個憂心忡忡的儒者,滿頭的烏發不知不覺的花白,猛然看去,就像一個年過耳順的老人,誰能知道他正當壯年。
今天與楊修一見,他仿佛又老了幾歲,背又駝了三分,腳步也變得沉重起來,就像背負了一座看不見的大山。
他們究竟說了些什么?
荀彧沿著街道緩緩地向前走。皇宮附近,路上行人不多,倒是遇到一隊緹騎。執金吾司馬張遼帶隊,見到荀彧,張遼下馬問侯,寒喧了幾句。呂布曾向荀彧請計,呂小環在宮里也多得唐夫人指點,呂布與荀彧的關系也因此親近,張遼等人也因此對荀彧非常客氣,禮節周到。
兩人分別,張遼重新上馬,帶著緹騎遠去了。荀彧繼續向前走,鮑出忽然說道:“令君,我覺得張司馬看你的眼神不太對。”
荀彧顧自想著心思。“有什么不對?”
“他好像有話說。”
荀彧轉過頭,看了看遠處張遼的背影,正好看到張遼轉過路口,也回頭看,見荀彧看他,揮手告別,消失在宮墻之后。荀彧回想了一下,覺得鮑出說得有理,剛才張遼的眼神的確有些不太對勁,只是他心里還想著楊修的事,沒有留神。
“派人去問問他哪天休沐,我請他飲茶。”
“喏。”鮑出應了一聲,叫過一個侍從,交待了一下。侍從領命,追張遼去了……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