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靖靠在幾背上,手指輕叩。“將軍說的行與不行,是指朝廷,還是指吳王?”
“朝廷又如何,吳王又如何?”
“如果是指朝廷,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異姓封王,這個先例一開,朝廷已經威嚴掃地。如果維持現狀,說不定還能再維持一段時間。若出爾反爾,聯合諸侯圍攻吳王,局勢只會進一步敗壞,無法收拾。”
“那吳王呢?”
“如果是吳王,倒也不能說一點用也沒有。吳王雖勇,中原雖富,卻無險可守,三面受敵,十幾萬大軍的消耗非常驚人,時間久了,吳王終究會支撐不住。”關靖嘆息道:“吳王的新政雖好,卻只適合太平之際,不適合亂世。可惜啊,他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
劉備無聲地笑了笑。他的想法和關靖差不多,朝廷也許是飲鴆止渴,對孫策來說卻是個致命的威脅。如果他是孫策,他絕不會主動進攻漢中,以守代攻才是明智之舉。即使是作戰,防守的代價也會比進攻的代價小很多,至少可以省下輜重運輸成本。
孫策太自負了,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少年成名,一帆風順,百戰百勝,有時候未必是好事,人生總要受些挫折才會成長。孫策這次恐怕要受挫,只是不知道這挫折會有多大,會不會讓他一敗涂地。
如果孫策一蹶不振,朝廷又無法復興,這機會……不就來了?
“將軍?”見劉備神情迷離,關靖忍不住輕叩案幾,提醒他。劉備一驚回神,自知失態,連忙說道:“元安,那我們……該怎么辦?”
“幽州與中原隔著冀州,暫時不會有直接沖突。吳王要對漢中用兵,自然不希望幽州出事,當此之時,府君可以兩面逢源,兼得其利,養精蓄銳,待機而動。”
“元安言之有理,我們該怎么做?”
關靖撫著胡須,沉吟了片刻。“將軍,秋收將近,胡人將至,將軍何不與太史慈聯手出擊,掃蕩草原?吳王戰線很長,傳遞消息、大軍移防都需要大量的馬匹,我們可以繳攻的戰馬和他交易,換取我們需要的東西。將士們也能在實戰中積累經驗,免得閑得太緊,荒疏了戰陣,甚至無事生非。”
劉備眼珠一轉,立刻明白了關靖的意思,不禁拍案叫絕。“元安,此計甚妙,就依你說的辦。我立刻召云長來議事。與太史慈并肩出擊,非云長不可。”
話音剛落,門外一暗,關羽出現在門口,鳳目圓睜,臥蠶眉高挑,開心得像個少年。“玄德,要與太史慈聯手出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