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和董越聯絡,打算從馮翊進兵河東,攻擊魯肅側翼的時候,他收到一個消息:馮翊太守鐘繇在督運糧食時意外落水,生死不明。他原本還為鐘繇的不幸而垂淚,隨后又收到消息,種種跡象表示,鐘繇不像是落水身亡,倒像是潛逃了。原因很簡單,就在同一天,他在長安做人質的妻子孫夫人也不見了。
大戰之際,馮翊太守潛逃,不僅馮翊的政務無人處理,更是對朝廷最大的嘲諷。
鐘繇怎么能這么做?
劉曄負責秘書處,消息就是他打聽出來的,對鐘繇的用意,他心里一清二楚。汝潁人各方下注,鐘繇之前一直在朝廷,但朝廷卻沒有給他足夠的重視,將他在左馮翊一擱就是幾年。看著涼州人紛紛入朝,如今天子親征,卻不給他統兵征戰的機會,鐘繇失望,棄官而走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他無法向天子解釋。別說目前沒有證據證實鐘繇是潛逃,就算有,也不能公開,這是對人心士氣的重挫。鐘繇雖然走了,汝潁還有很多人在朝廷,尤其是尚書令荀彧坐鎮長安,關系到關中的穩定與否。荀彧與鐘繇關系莫逆,公布鐘繇的事就是不給荀彧留顏面,逼荀彧辭職。天子眼下顯然離不開荀彧,就算要處理汝潁系,也要等到戰事結束。
鐘繇離開的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方式也非常精妙,既向天子表示了他的不滿,又沒有撕破臉皮,讓天子有苦說不出。
劉曄無法向天子解釋,只能沉默。太尉士孫瑞聞訊趕到,一聽這個消息,心中明白。這件事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關東、關西矛盾激化,關東人必然會做出反應,眼下就是一個不錯的時機。他苦勸天子顧全大局。最好的反擊辦法不是撕破臉,而是戰勝孫策,中興大漢。到了那一天,鐘繇就會成為一個笑話,陛下你想怎么處置他都行。
就在這時,皇甫堅壽傳來消息,他們擊破了蔣欽的阻擊,到達弘農城下。
天子轉怒為喜。可是仔細研究戰報后,僅有的一點點喜訊隨即化為泡影。高順的戰績表明,除非這四萬大軍全是陷陣營,否則強攻弘農就是以卵擊石,自取其辱。
天子的心情沮喪得無以復加。無法攻克弘農,還能擊敗孫策,中興大漢嗎?還能讓鐘繇后悔今天的選擇嗎?
士孫瑞和劉曄反復安慰天子,不管怎么說,至少我們又將戰線推進到弘農城下。如果袁譚能發起攻擊,或者荀衍在河內向河南進攻,魯肅必然要將主力撤回河南,我們就算不能強攻弘農,也可以圍困弘農。
仿佛為了映證士孫瑞的話,當天夜里,天子就收到了袁譚傳來的消息。他已經做好準備,只等幽州的騎兵趕到,就可以越過冰封的黃河,向平原郡發起攻擊。請天子保持對河南、南陽的壓力,不能讓孫策的主力迅速增援青徐,天子堅持得越久,他們取得突破,打開局面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