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有這么嚴重?”荀彧和荀惲說話,眼神卻看著唐夫人。
荀惲會意。“益州易守難攻,孫策尚能兩路進發,長驅直入,冀州自然更不在話下。且益州乃天府之國,民眾殷富,既有關中之險,又有冀州之富,若是落入孫策手中,不僅朝廷無法自存,冀州更是危在旦夕。除了投降孫策,俯首稱臣,眼下是袁使君進攻最好的機會,也是最后的機會。”
荀彧點點頭,不置可否。唐夫人取出手絹,拭去淚水。“陛下為大漢社稷委曲求全,弘農王九泉之下也會理解的。國家大事,妾身婦人不宜置喙,但憑陛下與夫君做主。”
“正有一件事,要與夫人商量。”
“請夫君直言。”
“我準備將惲兒的母親接來長安同住,這宅子可能有些小了,你有空的話特色一個大些的宅子,我們一起搬過去。”
唐夫人黛眉微蹙。“夫君,清者自清。你急于避嫌,反倒易生閑言碎語。夫人若來,妾身讓出正院就是了,何必再購宅第。陛下親征,各宮署都在節約開支,尚書臺也不宜浪費,當為百官表率。”
荀彧倒也不堅持。他要換宅子,除了打算和鐘繇割離關系之外,也擔心讓唐夫人搬出正院會委屈了她,既然她自己無所謂,他也就不費事了。至于鐘繇的影響,他還真不是特別在意,三兄荀衍在袁譚麾下,四兄荀諶在孫策麾下,這都是大家知道的事,可比鐘繇離開朝廷的事嚴重多了。
不過,鐘繇在這個時候離開朝廷,對士氣的打擊的確不小。天子命韓斌出使河東,恐怕也是有意表示對汝潁人信任依舊。士孫瑞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有他這個沉穩的人在天子面前,時刻進諫,他放心多了。
天子也長大了,比西征時更加穩重,這是好事。只是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孫策的實力增長比他們估計的還要快。周瑜、黃忠兩路進攻益州,戰事停滯了一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大家都以為孫策已經是強弩之末,沒想到周瑜、黃忠突然取得突破,竟有長驅直入之勢,實在讓人驚駭不已。天子不得不親征,袁譚也坐不住了,就連劉備都決定出兵,與孫策為敵。
圍攻孫策的計劃終于實現,卻并非各方主動選擇,而是迫于形勢,不得不然。究竟能維持多久,又能不能實現預期的目的,卻沒人有把握。結盟這種事通常都是靠不住的,如果不能一股作氣,一旦潰敗,后果不堪設想。
唐夫人出去之后,荀彧與荀惲仔細分析了其中的利弊。荀惲是他的長子,今年十五歲,早該啟蒙了。因為在鄴城滯留了幾年,父子天隔一方,疏于教導,從鄴城歸來之后,荀彧就將他接到身邊,耳聽面命,朝夕教誨。
荀惲靜靜地聽著,荀彧問他,他就回答,不問他,他就一言不發。荀彧有些無奈,幾年近乎監禁的生活對荀惲的影響很大,他已經不是幾年前印象中的那個天真少年,話極少,透著說不出的疏離和隔膜。有時候荀彧不得不想,幾年前離開鄴城,孤身來到長安究竟是值還是不值。
“長倩,曹使君的夫人和孩子生活得怎么樣?”
“挺好的,卞夫人很感激父親的關照,托我向父親致謝。”
“曹丕兄弟幾人,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