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隨即寫一封回書給袁譚。我已經集結了一萬精騎,親自統領,配合君侯出征,只是形勢緊迫,準備不足,騎兵所需的糧秣要由冀州來承擔,我只能攜帶三五天的隨身干糧,否則就只能再等半個月。如果你能同意,我立刻出發。
袁譚早就知道劉備會提這樣的要求,迅速給出答復:我已經安排好接應,你按照路線走,沿途郡縣自然會提供你糧草,但請你拘束好部下,不要擾民。
劉備心知肚明。袁譚準備好的不僅有糧秣,還有精銳人馬,如果他脫離了規定的線路,后果絕不是沖突這么簡單。他隨即通報全軍,要求諸將管好自己的部下,不要無事是非,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準備妥當之后,劉備率部越過巨馬水,進入冀州。
渡過易水,劉備立馬于高坡之上,看著一萬精騎井然有序的渡河,感慨萬千。
幾年前,他曾以別部司馬的身份,奉公孫瓚之命,隨青州刺史田楷去青州,當時只有兵千余人,還有一些雜胡騎。如今再去青州,他已經是一方諸侯,擁有一萬精騎,背后還有半個幽州,變化不可謂不大,發展的速度不可謂不快。
作為一個尚未不惑的寒門子弟,他有資格感到滿足。
可惜,孫策更強大,進步更快,尚未而立便已經是天下之敵,他只不過是圍攻孫策的一員偏將,連一方戰場的主將都算不上。
主將是袁譚。曾幾何時,他就是袁譚的部屬。過了幾年,他又成了袁譚的部屬。
“君侯!”
張飛策馬奔了過來,身后跟著幾名騎士,其中一人手里提著他那桿聞名北疆的丈八蛇矛。劉備不由得摸了摸腰間的青云、赤霞劍,臉皮微燙。
“翼德,你怎么來了?有事?”劉備佯作鎮靜。
“當然有事!”張飛大聲嚷道:“這算怎么回事?怎么轉來轉去,敵人又成了朋友,朋友又成了敵人?我們這次去青州,究竟是與誰作戰?”
劉備沉下臉。“翼德,你這是什么話?”
“我就是搞不清楚,怕殺錯了人。”張飛勒住坐騎,臉色也不太好,從騎士手中接過丈八蛇矛,用力往地上一戮。蛇矛入地尺余。張飛指著蛇矛說道:“這桿蛇矛是我當初與吳王并肩出戰,大破袁譚于小黃,吳王謝我之功,持意為我打造的。若與吳王對陣,難道讓我用他贈送的兵器殺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