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肩負著整個豫州的防守任務,不能與董昭長期對峙。原本希望能以守待攻,以堅陣消耗掉冀州軍的銳氣,然后再趁勝破之,現在董氏兄弟不肯強攻,牽制的意義甚明,他必須另尋破敵之法。
主動進攻似乎是唯一的選擇,但這些作戰經驗不多的郡兵能否承擔起這個任務,滿寵沒有把握,需要這些臨陣指揮的將領提供意見。常言道,攻守勢異,其力三倍。憑借車陣和軍械的優勢,一萬人擋住三萬人的進攻還有機會,主動進攻就明顯力有不逮。加上這些郡兵大多初次上陣,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事,陣形轉換時難免脫節,配合也會出現問題,很容易被對方抓住破綻。
幾個校尉的想法和滿寵差不多,但他們都想立功,不想被董昭拖在這里,浪費時間。經過反復討論,滿寵決定嘗試一下。他統領的這一萬多人任務艱巨,必須盡快成熟起來,董昭戰意不濃,正是練兵的好機會。戰斗經驗的積累要靠不斷的戰斗來積累,等是等不來的。
滿寵挑選了幾個經驗比較豐富的校尉,讓他們承擔攻堅的任務,并向他們承諾,將來吳王要挑選精銳加入中軍時,會綜合考慮這次作戰的戰績,誰的表現最好,誰就有機會追隨吳王作戰。
諸將轟然應諾,個個鉚足了勁。中軍不僅裝備好、待遇好,建功的機會也多。在郡國統兵,他們所能期望的最高成就就是縣尉,偶爾有特別優秀的會成為郡尉,這幾乎是可以看得見的上限,若能在中軍歷練幾年,突破這個上限就有了可能,甚至走得更遠。
趁熱打鐵,滿寵詳細解釋了中軍考核將領的標準,絕不僅僅是取得幾次勝利、斬首多少這么簡單。吳王對高級將領的要求更加細致,不僅需要他們勇猛,更需要他們聰明,愛惜部下的性命,盡可能讓每一個人的犧牲都是必要的,都是有價值的。畢竟每一個青壯背后,可能都是一個家庭。那些只想立功,不顧部下死活,蠻干的人是不可能加入中軍的,就算加入,以后的上升空間也有限。
因此,要想立功,就要發揮聰明才智,整合每一個將士的力量,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果。
諸將心領神會。他們之中有人曾經在孫策麾下戰斗,雖然當時軍職不高,最多不過曲軍侯,對孫策的這一套治兵方法卻不陌生。有一些人現在就是依照當年的經驗指揮的,只是時間尚短,實戰機會又少,還沒有看出多少效果。
現在機會來了。
各自回營之后,諸將紛紛召集麾下的軍侯、屯長傳達命令。將來挑選精銳加入中軍時,并非以校為單位,而是根據每個人的考核來,所以每個人都會有機會。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不僅是為了打贏這一戰,也是為了自己進入中軍而努力。
很快,滿寵的要求就傳達到了每一個士卒。全軍將士摩拳擦掌,士氣高漲。
第二天,滿寵拔營,水陸并進,主動發起了進攻。
董昭并不意外,反倒有些竊喜。滿寵求戰心切,他才有機會以逸待勞。雙方兵力懸殊,他進攻或許沒什么勝算,防守卻是綽綽有余,足以消耗掉滿寵的銳氣,大量殺傷。等滿寵的傷亡增加到一定程度,他取勝的機會就來了。擊潰滿寵,他不僅可以立下戰功,更能得到這一萬人的裝備,實力將堪與袁譚率領的精銳比肩。(三國小霸王移動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