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放劉備回幽州的計劃就偏差比較大,甚至有點弄巧成拙的感覺。好在對關羽、張飛二人的投資不算失敗,如今關羽留在幽州不敢來,張飛雖然來了卻不愿意上陣,劉備只能以趙云和牽招為將,協助荀衍作戰。
“益州的事以后再說,還是先考慮兗州的事吧,該調甘寧參戰了。”
“沒錯,太史慈那邊也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征。現在有兩個方案:一是直接取幽州,迫使劉備回援;一是取冀州,迫使袁譚回師。綜合考慮,兩個方案不相上下,各有利弊。”
郭嘉說著,又遞過一份作戰方案來。孫策接在手中,轉身回殿。楊儀已經準備好了地圖、筆墨,孫策與郭嘉在地圖前站定,對照作戰方案,審閱軍師處提出的兩個作戰方案,郭嘉在一旁解說,隨時回答孫策的疑問。
聽完整個方案,孫策在地圖前沉吟了好一會兒。“取冀州吧。幽州太遠,又在跨海作戰,萬一老天不給力,風向不對,水師在路上耽擱了,會誤事。在兗州作戰,就算有什么事也可以迅速反應。”他轉身看看郭嘉,又說道:“戰事再激烈,離得遠了也起不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郭嘉笑了。“好,那就穩妥些,敲山震虎,屆時還有余力取冀州。”
孫策思索片刻。“奉孝,如果劉備趁虛而入,他能掌握冀州嗎?”
“比較難。”郭嘉不假思索的說道:“袁紹、袁譚父子都沒能真正掌握冀州,何況劉備。如果劉備掌握冀州,勢必要用冀州的錢糧來接濟幽州,而且會重用幽州人,冀州世家豈能愿意。以臣之見,結果不會比曹昂在兗州的情況好。”
“如果天子承認劉備的宗室身份呢?”
“且!”郭嘉嗤之以鼻。“冀州世家連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哪會在乎這個宗室身份。大王,你別忘了,孝靈帝出自河間,王美人來自于趙國,天子和冀州系的關系比劉備要強得多。”他笑了兩聲,又道:“有備無患,閑著也是閑的,現在倒是可以給劉備找點麻煩。孔明在豫州辦報紙辦得這么好,士元在青州也不能落后啊。對了,再讓楊德祖配合一下,找陳王落實一下,敲定劉備冒充宗室的罪名。他這個長史反正也干不久了,再立一功,盡快撤出來吧。”
孫策忍不住大笑。“奉孝,你太陰險了。”
“臣行的本就是陰謀。”郭嘉坦然道:“兵不厭詐,道德君子做不來。”
孫策很快就召集了大臣議事,敲定方案。不出他所料,首相張纮、計相虞翻都支持相對穩妥的方案。豫州的戰事讓他們意識到了己方的優勢,也意識到了民心可用,對峙的時間越長,己方的優勢越明顯,既然如此,大可不必冒險,白白犧牲將士的性命。
世風轉變需要時間,內部的問題也需要時間來消化,欲速則不達,求穩已經成了吳國君臣的共識。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厚積薄發,舉重若輕,以實力碾壓對手才是王道。
方案敲定后,孫策隨即簽署了相關的命令,送往各州。其中一道是送給呂岱。徐州目前還沒有戰事,但也不能閑著,孫策要求呂岱在春耕結束后征發百姓,在中瀆沿途建設兵營、驛站,為江南的物資運往前線做好準備。進入夏季之后,東海進入臺風多發季節,即使是樓船也有危險,走內河就成了最佳選擇。
中瀆多年沒有疏浚,河道變淺,影響大船通行,去年冬天,呂岱已經征發民伕疏浚了相關的河道,現在還有一些后續工程需要完善。這些都準備好之后,中瀆就能代替大部分海運任務,即使遇到大風天氣也不至于徹底停運。在兗州即將入手的時候,這條水道也能起到溝通長江和黃河的作用。
在孫策心里,他已經將這條水道作為第二個五年計劃的一部分,相關工程將逐步落實,穩步推進。(三國小霸王移動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