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議點點頭。“準備好烽火,隨時準備開戰。”他仰起頭,任由飄潑般的大雨打在臉上,愜意無比。“水火無情。上次燒了他們一回,這次再淹他們一回。”
荀衍深知責任重大,絲毫不敢懈怠,不顧電閃雷鳴,狂風大作,親自巡視大堰,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這次施工趕得很緊,難免會出現疏漏,如果不及時堵住,隨時可能崩潰。
董昭的心情和荀衍差不多。上次雖說與滿寵不分勝負,畢竟沒能完成任務,他心里也是不服氣的。這次做了荀衍的副將,實際上是被貶了。他很想趁著這次立功重新贏得袁譚信任,在接下來的戰事中還能獨領一部,做副將終究不如獨立作戰。汝潁系需要重將,兗州系更需要重將,他與荀衍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競爭。
在這種心理下,他們誰也不肯放松,不顧將士疲勞,親自督陣,確保不會功虧一簣。
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大雨下了一天,大堤沒有出現嚴重的漏水,發現的小問題也都及時堵住了。眼看著大堤完好無損,水位不斷上漲,已經將浚儀城的城門淹沒,荀衍和董昭的心情也緊張到了極點。
大雨結束后的第二天,荀衍接到呂布的消息,徐盛帶著戰船沿著鴻溝趕來,已經到了中牟。
荀衍早有準備。他相信呂范、魯肅不會坐視陸議被困,筑堰的工程這么大,他們肯定會收到消息,派兵增援是意料中的事,統領水師的徐盛更是首選。他奇怪的倒是旋門關的呂范一直沒有動靜,好像忘了他才是浚儀督一樣,將浚儀城全部交給了陸議。他安排呂布在浚儀西警戒,就是希望等呂范出城時,呂布能夠用騎兵奔襲,重創呂范,為天子、劉備渡河搶關做準備。呂范不出城,這個安排就落了空。
也許這就是江東軍內部的矛盾吧。荀衍如是想。
荀衍隨即與董昭聯絡,讓他安排阻擊徐盛。他自己則排兵布陣,準備接戰。他不僅修了蓄水的堰,還在堰外修了高臺,在上面安放了巨弩、拋石機等遠程打擊的大型軍械,還修了不少望樓,安排弓弩手登樓射擊,步卒則登上大堰,準備短兵相接。
大雨剛過,堰上泥濘不堪,步卒踩著準備好的木梯上了堰,費了好大力氣才立好陣勢。荀衍隨即命令撤掉木梯,迫使堰上的將士無法輕易下堰。飲食軍械都由大型的轱轆運上去,無須堰上的將士下來取。堰下只有督戰的親衛,凡是離開戰斗位置,擅自下堰的,無須請示,一律就地斬首。
為了這一戰,荀衍堵上了自己的前程,甚至身家性命。他清楚,如果這一戰不能取勝,就算袁譚愿意保全他,這些將士也會恨他入骨,以后再也別想指揮他們作戰。只有拿下浚儀,拿下陸議,立下大功,重賞將士,他才能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舍生取義,殺身成仁,這是他最后的機會。
陸議在城頭看到冀州軍陸續上堰,大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堰外的高臺、望臺上也是人,拋石機、巨弩嚴陣以待,做好了射擊的準備,不禁暗笑。
“萬事俱備,只欠一潰。”陸議捻了捻手指,轉身對一旁的濮陽逸說道:“此戰,袁都尉是首功。”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