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兄弟姊妹八人,這個幺妹最狡猾。”孫策笑道:“祭酒,你的功勞不小呢。”
郭嘉難得的謙虛。“都是三將軍資質好,也是大王言傳身教有方,臣只是略盡綿薄之力。三將軍,看在我這個先生的面子上,帶上我家阿奕吧?”
“他若是敢來,我當然歡迎。”
“哈哈哈……”孫策大笑,指著郭嘉說道:“強母生弱兒,回去和你家老虎說,讓她趕緊改改脾氣,現在還來得及。再過幾年,想改都來不及了。”
郭嘉笑著拱拱手。“大王金口玉言,一定不會錯,我馬上就回去轉告夫人。”
孫策和郭嘉說笑了一陣,考問了孫尚香和徐節對當前形勢的看法。羽林衛有守宮之責,她們常年住在左右,軍師處的重大會議幾乎都會參加,有了疑問隨時可以發問,孫策、郭嘉甚至張纮、虞翻只要有空,都會盡心回答。說起來,孫氏兄弟姊妹中,孫尚香接受的教育是最完整的,從五六歲起就由孫策安排,接受系統的訓練,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她的進步也有目共睹,分析起時事來有板有眼,遠遠超出同齡人,就連軍師處的參軍也未必能及。
正說著,侍從胡綜走了進來,報告說水師都督甘寧有軍報送到,正在軍師處抄錄備案,很快就會送來。孫策坐起,看看郭嘉,郭嘉會意,起身告辭,趕回軍師處了解情況。
甘寧之前有消息來,說與太史慈等人商議,決定大范圍游擊作戰,牽制冀州、幽州,按照時間計算,他現在應該到了幽州,能否敲山震虎,吸引袁譚、劉備的注意力,對接下來的戰事非常重要。他在冀北的戰事雖然成績不錯,意義卻不大,水師孤軍深入只能是偶然事件,一旦有了防備,再想重施故技就難了。相比之下,對幽州的攻擊要可行得多。
軍師處很快走完了相關程序,將甘寧的軍報送到了孫策面前。
了解完甘寧與關羽交戰的經過,孫策很滿意,甚至是松了一口氣。甘寧見好就收,沒有冒險沖擊關羽的大營,表明甘寧雖然粗勇好殺,卻并非魯莽之人,他知道什么時候該進,什么時候該退。對于獨領一部的水師督來說,這比勇猛更難得。
步騭也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他接應甘寧的部署不僅得到了甘寧的欣賞,也讓孫策很意外。雖說其中不可避免的有算計的成份,大局觀還是有的。有他做副將,孫策可以對甘寧放心了。
讓孫策意外的還有一點:關羽居然能沉得住氣,沒有派兵追殺甘寧,看來這兩年心性也沉穩多了。年過不惑,不再是那個熱血上頭就不管不顧的憤青。
軍師處很快做出方案:考慮到滿寵等人即將對兗州發起進攻,甘寧最好能進入黃河,與徐盛配合,截斷兗州與冀州的聯絡,形成對兗州的包圍,并對冀州施加壓力,讓袁譚不能安心秋收。如果機會合適,再沿河上岸騷擾,毀掉一部分莊稼,破壞冀州的經濟。
甘寧的水師中有裝備巨型拋石機和強弩的樓船,攻擊力還是很強的,普通莊園根本擋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