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心動了。匠師的分析解除了他心里的疑惑。當年袁紹攻浚儀時,也曾造了大量的拋石機,準備和守城的孫堅對攻,結果就因為打不準、不耐用,發揮不理想,白白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耽誤了幾個月時間。從呂范攻濟陽的情況來看,這三架巨型拋石機至少解決了打得準的問題,十發能中一二,而且連續射擊了幾天,也沒看到損壞,耐用性也有一定的保證。
匠師的方案可行,沒有梢桿可以試制,也可以想其他辦法,比如去偷,偷圖紙也行,偷梢桿也行,萬一偷著了呢?退一萬步說,不成功也沒關系,有了這些底座,現有的拋石機至少可以得到提升。
董昭沒有再猶豫,隨即命匠師負責此事。
匠師領命,隨即提出一個問題。這些巨型拋石機的底座需要大量的上等木材,還需要干燥、上油,輜重營沒有這么多儲備,短時間內也來不及準備,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拆房子,用大戶人家的梁柱。梁柱是房子的骨架,一向不惜工本,都是上等木材,而且用了這么多年,早就干透了。
董昭看了匠師一眼,心中明鏡也似。兗州雖然一直在學豫州,畢竟不是豫州,兗州木學堂的工匠還是賤民,享受不到豫州同行的待遇和尊重。此人平時一定沒少受人白眼,現在要借機報復,拆人家的祖屋。不過他還是爽快的答應了。如果材料不夠,就拆房子,不管是誰家的都可拆,以后再賠就是了。只要打敗朱桓,守住兗州,什么代價都可以付出。
匠師心中竊喜,拱手而去。
董訪看了董昭一眼,欲言又止。董昭的這個命令一下,昌邑城中稍微有點規模的房子都保不住了,不知道要激起多少民憤。他想提醒董昭,但是他又沒有這樣的勇氣。
董昭沉吟片刻,眼皮一抬,沉聲道:“公明,現在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昌邑如果失守,你以為孫策會放過他們?從孫策決定進攻兗州的那一刻起,那些房子就不是他們的了。”
董訪沒敢吱聲,躬身應諾。
朱桓敲著圖紙,眉頭緊皺。
圖紙送出去了,但董昭會不會依圖仿制,又會不會造出能威脅到自己的拋石機,他心里并沒有底。過猶不及,這里面的分寸太難掌握。
“將軍,別的我不敢說,他們想造出一模一樣的梢桿,我可以擔保不可能。”張奮胸有成竹。“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為了研制出真正能做的梢桿,花的錢都足夠造一根梢桿了。”
朱桓吃了一驚。“花這么多錢?得有幾百萬吧?”
張奮咧了咧嘴。“我說的是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