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孟建深得你的真傳啊,這一計用得好,裝進去不少人,最妙的是不露痕跡。”
孫策合上剛剛收到的捷報,放在案上,笑瞇瞇地看了郭嘉一眼。收到太史慈的捷報,得知孟建設計伏擊了劉備,郭嘉第一時間趕來報喜。太史慈、公孫度掃蕩草原,依附劉備的鮮卑人、烏桓人不敢南下,青州、兗州的壓力大減,順手在關羽、劉備心里扎了一根刺。
至于公孫范陣亡,那不過是順手牽羊的附帶收益。公孫范戰死,公孫續成了公孫瓚的唯一繼承人,勢單力孤,被太史慈收服是遲早的事。不過從孟建的初衷來說,他最希望臨陣戰死的人應該是公孫續,說不定還對甲騎暗授機宜,在關鍵時候放水,只是公孫范謹慎,不讓公孫續冒險,自己成了替死鬼。
“大王,公孫范戰死,遼東屬國可以取消了。”
孫策點點頭。取消了遼東屬國,太史慈能直接控制的人力、物力又多了不少。遼東屬國囊括了渝水、遼水下游,不僅土地肥活,適合農耕,而且是海路貿易的集散地,當初也不知道朝廷的那些官員是怎么想的,將這么好的地方劃給胡人居住。割肉飼虎就能求得平安?多么天真的想法。那些儒生對胡族行餒靖之策,卻對黃巾軍殘酷鎮壓,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
“取消遼東屬國只是第一步,重整遼東防務才是關鍵。鮮卑人雖然受了重創,但根本未傷,當小心應付,不要指望畢其功于一役。”
“備邊重在選將,有太史慈在,遼東暫時無恙。不過,遼東安危系于一身也不是長久之計。臣以為,當在遼東設立講武堂,偏重騎戰,多培養一些騎將。另外,對騎兵的裝備也要加以改進,馬鐙的秘密保守不了太久,我們能倚仗還是更多人的智慧。”
“話是這么說,可這都需要錢啊。”孫策苦笑道:“馬上就到年底了,五年計劃完成了多少,很快就在公諸于眾,說實話,我心里是有些打鼓的。不過,相比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績單,我更擔心第二個五年計劃能不能順利實施。奉孝,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錢,我們需要更多的錢。黃金和銅料的缺口都很大。”
郭嘉也有些撓頭。錢荒的問題一直存在,卻從來沒有現在這么嚴重。振興工商,發展經濟,經濟總量的迅猛提升加劇了錢荒,市場上沒有足夠的錢流通,物價受到抑制,很多大宗貨物只能以物易物,嚴重影響了交易的進行。
即使得到了漢水沙金的補充,發行國債又代替了一部分資金流通,孫策還是缺錢,缺很多錢,可以想象,隨著工商的進一步發展,貨幣的缺口會越來越大,如果不盡快加以解決,通貨緊縮難以避免。他最近一直在考慮派蔡瑁出海尋找黃金。海船有了,更有效的推進方式也有了,沿途的水文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尤其是保險的出現,出海遠航的條件基本具備,該鼓勵一些人出海冒險了。
他現在很后悔,當初讀史書的時候對技術史留意不夠,只關注文臣武將的風采,對歷史背后的細節關注不夠。其實史書也提及錢荒,比如五銖錢嚴重匱乏,董卓發行小錢,后來更是從長安運銅料,漢代巨量黃金消失更是耳熟能詳的歷史之迷,如果能加以深入,對貨幣史、貴金屬冶煉史有一定的了解,也不至于如此窘迫。
他現在能想到的黃金都和墓有關,梁孝王的墓,海昏侯的墓,都藏著不少黃金。曹操在兗州時間太短,還沒來得及設立摸金校尉,我是不是該補上這個缺口?不過仔細想想,即使挖了這兩個墓也是杯水車薪,他現在的貨幣缺口是以十億為單位,挖一兩個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除非他把所有的漢代大墓都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