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訕訕地點了點頭,又問道:“那用足額的錢交易,總沒問題吧。”
“這當然沒問題,不過也只能救一時之急,時間長了,孫策總會找到解決辦法的。有王莽的大泉在前,他不是沒有辦法,只是謹慎起見,以免留下后患罷了。”他頓了頓,又一聲輕嘆。“陛下,孫策志向高遠,又難得的自律,非常人可及。敗給他,陛下無須自責。”
天子眼神閃爍,欲言又止。他隨即岔開了話題,和荀商量談判的使者。
荀說道:“臣倒是有個建議,只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令君說的是誰?”
“劉令君。”
天子眉心微蹙,不置可否。荀笑笑。“陛下擔心他一去不返?”
天子不置可否,看著荀。“朕有更合適的人選,只是擔心車馬勞頓。”
荀無奈地點點頭。“陛下若是覺得合適,臣可以走一趟。”
天子也笑了,只是有些勉強。“以令君的智慧,必能看出孫策的虛實。一晃幾年不見姊姊,我想她了,令君代我看看她。”
時隔數月,紀靈卷土重來,形勢卻大不相同。
他讓臧霸留守任城,自己率領孫觀、吳敦等人逼向昌邑,主力是新征召的一萬豫州兵和跟隨他多年的數千舊部。豫州兵雖然不如孫觀等人的部下經驗豐富,卻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他們原本都是兗州人,家鄉就在山陽、任城之間,熟悉地形,又剛剛分到了土地,打完這一仗,他們就可以安居樂來,故而士氣高昂,紀律也遠比泰山賊嚴謹。指揮這樣的將士征戰,紀靈充滿信心。
董昭收到消息,親率大軍出城迎戰,雙方再次在金鄉山西麓相遇,列陣而戰。紀靈背山列陣,雙方互有攻防,董昭悲哀的發現,這些新兵的戰斗力遠超他的預計,要想取勝絕非易事。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昌邑有失,他迅速撤回城中,看著紀靈大張旗鼓地從昌邑城下經過,一箭未發。
紀靈到達定陶,與朱桓等人見面,再次向朱桓表示感謝。他能因禍得福,和朱桓有很大關系。紀靈到達之前,朱桓就和陸議商量過了相關的事宜,此刻見到紀靈,他非常客氣,不僅親自出迎,還設宴為紀靈接風,又對孫觀的英勇大加贊賞,解下佩刀,鄭重其事地贈與孫觀。
孫觀受寵若驚,對朱桓的印象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