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響起,提醒所有人收回心神,不要被對方的氣勢所攝,同時命呂布出擊。呂布正在觀望對面的陣勢,既有慶幸,又有失落。慶幸的事自己沒有正面迎戰對方最精銳的甲騎。從他這個角度看過去,甲騎不像是利劍的鋒刃,就是一堵墻。遇到這樣的對手怎么破?弓箭肯定是沒什么用的,只有用長矛。可是對方的長矛長一丈五尺,自己部下手中的長矛最多一丈二,很多是一丈,甚至有人不用長刀,而是用環首刀。
環首刀能砍開這些銀色的鎧甲嗎?呂布表示懷疑。
慶幸之余,呂布更多的是羨慕。怪不得太史慈能在草原上橫行無忌,見誰滅誰,有了這么好的裝備,再加上充足供應的糧草,誰打都會贏啊。連馬騰、韓遂有了甲騎都可以隨便欺負鮮卑人,如果我有了這么好的裝備,還會讓馬兒看笑話?
呂布一邊腹誹著,一邊下令張遼出擊。他麾下將領雖多,論武藝、用兵能力,只有高順能和張遼相提并論。高順在弘農,只有派張遼出戰最保險。況且對面將領姓秦,是個無名之輩,肯定不是張遼的對手。
張遼收到命令,舉起長矛,發出號令。千余騎士厲聲應喝,踢馬出陣,跟著張遼向三百步外的江東軍陣地奔去。上次出戰,魏續被閻行咬住,損失了百余人,怨氣未消,回來向呂布告狀,說他們救援不及時,呂布又將他們罵了一頓。這次出戰,他們一定要出這口惡氣。
秦牧是誰?沒聽過。
秦牧也沒心思理會張遼。他命人向中軍傳出消息,然后嚴陣以待,卻沒有出擊的打算。他的目標不是張遼,而是呂布。當然,如果讓他迎戰張遼,他也可以試一試,雖然知道張遼武藝高強,但他領的這些并州軍實在不怎么樣,一個個像乞丐似的,有的人甚至連札甲都沒有。憑借著身上的精甲,手中的長矛,腳下的馬鐙,他有底氣和張遼對陣一番,只要不給張遼單挑的機會就行。
我用裝備碾死他。
朱桓在中軍收到消息,隨即傳令文丑出擊。文丑掩在中軍身后,看不到前面的情況,卻一直在用心凝聽。聽到對面的號角聲時,他就猜到天子會派人嘗試攻擊己方左翼。而這正是他們期望的。他上馬做好了準備,一收到命令,立刻踢馬加速,沖出了戰陣。
兩千精騎分作兩批,一千隨文丑出擊,一千待命,準備做第二批次的攻擊。
在親衛的簇擁下,文丑在秦牧身后出現,隨即撥馬右轉,切向張遼的隊伍。張遼從三百步外奔來,需要加速時間,也要節省馬力,并沒有全速奔跑。他一邊跑一邊觀察對方陣型,見秦牧一動不動,他的身后卻鼓角齊鳴,旌旗搖動,知道陣中有騎士將出,已經做好了準備,此刻離秦牧的大旗還有近百步,見文丑迎了上來,立刻下令射擊。
“舉盾!”文丑大喝,同時舉起了手中的騎盾。
“舉盾!舉盾!”一連串的呼喝聲連綿不斷的向后傳去,除了文丑身邊的甲騎親衛,所有的騎士們都舉起了盾牌。他們沒有用弓箭還擊,而是握緊了長矛,做好沖擊的準備。
箭矢落在盾牌上,“丁當”作響,有人中了箭,卻沒有幾個人落馬。有堅實的甲胄護體,就算被射中也不會喪失戰斗力。有馬鐙助力,即使受了傷也能夠堅持住。除非運氣極差,被射中要害,而今天他們的運氣險然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