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哈哈大笑,伸手拍拍簡雍的肩膀。“憲和,你還是老樣子,一點也沒變。”他隨即嘆了一口氣。“待會兒我們多喝幾杯,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簡雍在涿縣滯留了幾日,與劉備敘舊之余探望親友、故舊,看不到了不少故人,卻一直沒見到曾在涿郡多年的關羽。偶然向熟悉的郡吏問起,郡吏們不是苦笑搖手,就是沉默。簡雍奇怪,旁敲側擊的問了劉備幾次,劉備只是說關羽忙,卻只字不提他忙什么。
張飛也沒露面,只是能打聽到的消息比關羽多一些,聽說在代郡練兵,鎮撫烏桓人。趙云去了朝廷,牽招又轉為國尉,如今北疆的重任全落在張飛一人的肩上,辛苦得很。
簡雍很驚訝。張飛那脾氣哪能和烏桓人和平相處,應該是牽招鎮撫烏桓人,張飛指揮中軍才對,劉備為什么會這樣安排?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了。中山國文武大半出自世家,尤其是冀州世家,中山尹崔鈞是其中翹楚。借助崔鈞的影響力,劉備穩住了中山、河間兩國,也與幽州世家緩和了關系,卻也因此受制于世家,就連涿郡太守都換成了河間人邢颙。
張飛去了最偏遠的代郡,田豫則因出身田氏,與世家關系良好,得以留鎮廣陽,兼領漁陽、右北平軍事,承擔起阻止太史慈西進的大將。
作為反制,劉備則將自己的宗親安排在諸郡,只是那些人既沒有行政經驗,又沒有軍事經驗,承擔不了太大的責任,只能做縣令長,做太守的只有劉修一人,被安排在劉備最初經營的漁陽。
簡雍來的路上沒有遇到劉修,據說在北線長城一帶巡視,打算修繕關塞,防止塞外的胡人入侵。沒有了中原來的商人和商品,再加上去年被太史慈擊敗,劉備如今既不能利誘,也無力威懾,胡人漸漸不把他放在眼里,屢屢入塞侵擾,漁陽、右北平是重災區。
這可能也是劉備不得不向世家低頭的原因。任何時候,活下去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對劉備來說。
過了幾天,崔均趕到了涿郡,與簡雍見面。
崔均是崔鈞胞兄,字州平。與崔鈞不同,崔均對名利興趣不濃,喜歡讀書出游。崔鈞決定支持劉備后,力薦他出任典客。簡雍是客曹,由他來接待倒也合適,只不過顯得有些刻意,全面負責的中山國相逢紀明明就在涿郡,卻不肯見面,非要將崔均召來,讓簡雍不以為然。
簡雍向來輕脫,忍不住嘲諷了崔均兩句。崔均脾氣卻好,也不介意,反送了簡雍一部書:崔寔的文集,里面包括崔寔寫過的幾十篇文章,不久前剛剛印行于世。
簡雍翻看著文集,面帶微笑。他知道崔寔的名聲和學問,也能猜到崔氏兄弟此刻印行這部書的意義。此書一出,冀州、幽州士子自然更要高看安平崔家一眼,崔鈞本人也能從中得利。他現在已經是中山尹,再往上一步,自然是看中了逢紀所任的國相。逢紀是青州人,他在中山國除了劉備的信任,沒有別的優勢,而面對冀北世家的優勢,劉備也堅持不了多久。
世家的本性便是如此,不管什么時候都忘不了內斗。
簡雍和崔均的談判注定不會有結果,孫策劫掠世家產業的惡名在外,冀州世家不會輕易接受這個命運,俯首稱臣。沒有他們的同意,劉備也不可能接受,否則他這個中山王還能做幾天,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