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盯著簡雍,眼神閃爍,幾次欲言又止,最后化作嘴角的一絲苦笑。
雍奴城,逢紀坐在城樓,瞇著眼睛,極目遠眺。
沽水如帶,在城西蜿蜒而過。今年比往年更冷一些,直到三月末,冰封的河水才解凍。他從涿郡趕來時,親眼目睹裹挾著碎片的河水滾滾而下,感觸猶深。
偶爾聽劉備說,孫策有一個什么冰河時代的說法,說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天氣會越來越冷,北方受到的影響最大,因此他選擇移民到江南屯田。最開始,逢紀對此不以為然,只當是孫策的借口,他是江東人,當然希望江東有更多的人口,中原人思土重遷,沒有點理由很難讓他們在江東安居。以神道設教,治道故技耳,孫策嘴上說不信天命,其實比誰都喜歡蠱惑人心。
但他現在有些動搖了。他問了一些老人,不少人也覺得這幾十年越來越冷,極寒天氣比以前要多一些。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草原上的雪災多了,胡人遭了災就會入塞劫掠,以前也來,現在來得尤其勤,一到冬天,幾乎天天有警。
難道孫策并非虛言,而是有所據?逢紀不太清楚。不過他知道孫策得到了朝廷收藏的秘書,里面有歷年災異的記錄,說不定是從那些記錄里看到的,又或者是負責整理那些秘書的蔡邕對他說的。
不管孫策從什么地方得到這個結論,如果這個結論是真的,那對中山國來說絕非好消息。幽州本來就缺糧,一旦天氣變冷,糧食歉收,胡人入塞頻繁,不用孫策進攻,幽州就會難以為繼。
時不我待啊。
看到劉修的馬車進了城,逢紀一聲輕嘆,收回思緒。過了一會兒,劉修上城來了,提著衣擺,快步走到逢紀面前,老遠就躬身施禮。
“逢相,我回來了。”
“德然辛苦。”
“逢相不遠千里趕來,才是真的辛苦。”
逢紀擺擺手,沒有和劉修客套的興趣,示意劉修把與簡雍見面的經過說一遍。劉修不敢怠慢,將與簡雍說的話一一道來,除了極個別涉及劉備個人往事的部分,幾乎是原話復述。他在路上就回想過了,此刻連個磕巴都不打,條理清晰。
逢紀很滿意。“簡雍有這樣的見識,著實不易。德然,你身為中山王手足,肩上的擔子很重,以后要多讀書,深思熟慮,為國之棟梁。”
“喏。”
“還有四五個月入秋,這幾個月很關鍵,你不僅要抓緊時間播種收獲,還要征發民伕,修繕邊塞。能不能攔住太史慈,對大王秋后的攻勢很重要,甚至可以說決定著中山國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