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給袁熙多少考慮的時間,袁尚就提出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計劃。
和劉備聯絡,誘其襲擊鄴城,一舉重創他,得手后反攻中山,拿下幽州,實現自父親袁紹以來的宿愿。屆時袁熙擁冀州,袁尚擁幽州,以冀州土地、戶口為根基,合幽州之突騎、冀州之步卒,足以割據河北。
袁熙還在猶豫,袁尚追問了一句:你忘了甄家的事么?
一聽“甄家”二字,袁熙無明火起,面色猙獰。甄家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奪妻之恨,讓他一直抬不起頭來。袁尚拍拍袁熙的肩膀。“二兄,孫策以臣逆主,不僅奪了伯陽兄的基業,強占了我袁氏的女子,還奪了你未過門的妻子,這不僅是你的恥辱,也是我們袁家的恥辱。此仇不報,你我兄弟如何立于世間?百年之后,又有何臉面去見父親和公路叔父?”
袁熙咬咬牙。“顯甫,我聽你的。不過,有一件事你要留意,孫策雖遠在江東,卻隨時可能出兵冀州,朱然在高唐,徐琨在濟南,更是咫尺之遙。”
袁尚胸有成竹的點點頭。“二兄放心,我已經想好了對策,只是要委屈你一下。”
“委屈我?”
“沒錯。”袁尚得意地一笑,湊在袁熙面前,嘀咕了幾句。袁熙如夢初醒,且喜且懼。袁尚小小年紀,居然有如此心機,不知是禍是福。
袁尚拍拍袁熙的手臂,紅光滿面。“就這么定了?”
袁熙遲疑了片刻,點點頭。“好吧,就依你所言。”
袁熙、袁尚各自上車,返回鄴城。
回城后,袁尚單獨去見袁譚,表示他已經和袁熙商量過了,最好還是袁譚繼續做魏王,他們輔佐。畢竟袁譚年長,有豐富的經驗,也了解孫策的為人。如果袁譚實在無心世事,一意歸隱,那就按照年齡順序,由袁熙接任王位。
這個理由也很簡單,袁熙已經成年,也有在青州作戰的經歷,與冀州世家的關系也算親近。而他年方十六,未諳世事,即使有兗州人的支持也很難掌控冀州,倒不如由袁熙接任魏王,他一旁輔佐,積累些經驗,將來征戰立功,爭取封王封侯。
袁譚對袁尚刮目相看。他本來以為袁尚會力爭嗣位,畢竟袁熙為人平庸,又沒有多少支持力量,根本無法和袁尚競爭,沒想到袁尚年紀輕輕,倒是識大體,主動退出。心情激動之下,袁譚說了一句心里話。
“顯甫,父親在世的時候最疼你,是有原因的。你最像他。”
袁尚連忙謙虛了幾句,隨即又道:不管是袁譚為王,還是袁熙為王,也不管將來是投降孫策,還是繼續對峙,劉備都是心頭大患。此人輕于去就,反復難養,又侵占了中山、河間,就像頂在冀州腰肋上的一把刀,隨時可能刺過來。因此,當務之急是消滅劉備,將半個幽州收入囊中。
具體的辦法就是以兄弟不和為掩飾,袁熙聯絡劉備,誘劉備入伏,袁尚則出面與蔣干談判,穩住吳軍,以免太史慈或者徐琨、沈友趁火打劫,尤其是徐琨,他就在濟南,一旦收到消息,隨時可能跨過大河,進攻清河、魏郡,威脅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