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是我,與大王何干?若是你不敢比,不如由我來挑戰,就按你剛才叫的價,支撐一合百錢,十合不負,或勝我一合,萬錢,你敢應戰嗎?”
呂小環皺了皺眉,不打算搭理孫權,轉身就準備走。孫瑜也上前勸告,示意孫權不要節外生枝。不料孫權卻不肯罷休。他已經知道呂小環的身份,孫尚香的羽林衛沒有回來,中軍的女子只有呂布的女兒,先帝的貴人,如今被袁耀納為妾的呂小環。一想到袁耀,他心里就不舒服。我與大兄一母同胞,卻被大兄多方刁難,袁耀是外姓人,卻能到大兄的信任,將來據說還要封王,這是什么道理?如今連袁耀的妾都不把我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孫權大聲說道:“你怕我輸了,影響大王的聲譽。你不戰而走,就不怕辱沒人中呂布的赫赫威名么?”
“人中呂布”四字一出口,校場上的氣氛立刻變了,不僅呂小環轉過身,怒目而視,圍觀的士卒們也收起了笑容,一個個面色不善,像一群狼似的盯著孫權。孫瑜與張遼也變了臉色,孫瑜連忙上前勸阻孫權,張遼則上前攔住呂小環。孫權感受到氣氛不對,也知道自己惹了眾怒,有心借機離開,卻又不肯落了面子,硬撐著不肯走,還故意挑釁地看著呂小環。
呂小環怒了,推開張遼,策馬馳向校場中央,也不說話,只是橫矛立馬,一副等你來戰的姿勢。
孫瑜見狀,連忙給張遼使了個眼色,自己奔向中軍,向孫策報告。到了這一步,只有孫策能夠制止孫權了。孫瑜走了,孫權想放棄也沒借口,只好硬著頭,撥轉馬頭,向呂小環迎去。感受著周圍士卒陰森的目光,他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士氣又弱了三分。
張遼見孫權沒有穿甲,連忙趕到呂小環馬前,拱手道:“夫人,孫將軍沒有披甲,萬一傷了,后果不堪設想。還是我來吧。”
“將軍放心,我心里有數。”呂小環知道張遼是為自己好,語氣也緩了下來。“我不傷他,與他戰上幾合,贏他幾百錢,讓他不要太囂張就行了。”
張遼也清楚,孫權當面叫出了呂布的名字,讓呂小環避而不戰是不可能的,他只是提醒呂小環注意,千古不能傷了孫權。呂小環知道厲害,他也就罷了。
兩人對面而立,挽住韁繩,互相行了一禮,也不廢話,策馬開始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