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圍城,需要打造伐木取柴,攻城器械,孫權所在營就負責這件事。他是來向孫策匯報對周圍山林的走訪情況。盧奴附近沒有大山,只有一些丘陵,而這些丘陵中有不少是歷代中山王的陵寢,上面有不少新建的祭禮用建筑。如果上山取木,難免會破壞這些建筑。
孫策有些意外,問甄儼道:“劉備在中山大興土木了?”
甄儼點點頭。“中山靖王墓被盜,民間傳言是他冒充中山靖王之后所致,所以他為歷代中山王修復了陵寢,四時祭祀,其實都是心虛的表現。奇人東方朔早就預見,劉備并非中山靖王之后,也不會有子嗣。如今百姓都說毛王后所生之子并非劉備血脈,而是與人私通所生。劉備上次作戰傷了腎,已經不能生育了,為此還殺了兩個醫匠呢。”
“此事是真是假?”
甄儼笑了笑。“應該是真的。我曾親耳聽其中一個醫匠的家人說過,這醫匠在此類傷病上小有名氣。”
孫策心領神會,沒有再問,讓孫權不要有顧忌,該采的就采,留下幾根最大的就行,不要采光了,更不準趁機盜掘。不管怎么說,中山王陵畢竟是古跡,不能隨意破壞。
孫權領命去了。
孫策命人備酒,與甄儼敘舊,了解冀北形勢。
轉眼間,關羽與張遼大戰百余合,不分勝負。
張遼舉矛示意,戰馬力疲,體力不足,要換一匹馬再戰。這是比武慣例,關羽也不好阻止,心里卻郁悶得不行。張遼有馬可換,他卻沒有第二匹赤菟。按照這個形勢,他想戰勝張遼是不太現實了,僵持下去,反倒可能因為馬力不足而落下風。
赤菟再強,畢竟也有力竭的時候,最明智的選擇無疑是罷手。可是要他主動求和,他又覺得很丟臉。張飛當初與張遼對陣,可是略勝一籌的,他如果不能戰勝張遼,主動求和,豈不是表示自己不如張飛?
就在關羽猶豫的時候,張遼已經換好了馬,再次輕馳而來。他舉起長矛笑道:“關侯,這一次,一定要分個勝負。”
關羽哼了一聲,二話不說,催馬上前,揮刀直撲張遼。戀戰無益,他想速戰速決。對沖對他不利,他要搶攻,拖著張遼進入纏斗,以便發揮他青龍偃月刀的優勢。
張遼早有準備,踢馬前沖,舉矛便刺。關羽揮刀磕開,縱馬強突。赤菟向前一躍,徑直搶到張遼馬前。張遼見關羽來勢兇猛,胯下戰馬被赤菟的氣勢所迫,有些慌亂,不慌不忙,矛頭一沉,刺向赤菟的額心,“唰唰唰”連刺三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