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盤腿坐在大帳中,雙目垂簾,雙手撫膝,一動不動,仿佛石雕一般。除了衣甲、繩索被解去,他和被擒時沒什么兩樣,甚至連胡須上的灰塵都沒有清理,打了結,粘在一起。
他的面前有一張素案,上面擺著一碗飯,一碟醬,一碗菜蔬,還有一條咸魚,卻一直未動。
除了呼吸和心跳,他和死人沒什么區別。他這么坐著已經有兩天,不吃不喝,孫策約定取他首級的三日之限已經過去大半。他不覺得自己有錯,也不想為了活命而委曲求全,平靜地等待著最后時刻的到來,唯一的希望只有見老父一面。
帳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有人趕了過來,臨近帳門時,那人滑了一跤,重重的摔倒在地。一旁有人搶了過去,連聲說道:“關公,你沒事吧?”
“長生!長生!”一個蒼老而焦急的聲音響起。
別到父親關毅的聲音,關羽雙眼一睜,鳳眼瞬間寒光四射,身體一躍而起。他的反應很靈敏,但他卻忘了自己已經坐了兩天,雙腿麻木,而且粒米未進,身體無力,剛剛起身,便覺得雙腿如針扎一般,“撲通”一聲,摔在地上,頭伸出了帳篷,身體卻還在帳內。
關毅也趴在帳外,昂著頭,極力向帳內看。父子倆四目相對,不約而同的落下淚來。兩人都兩頰深陷,神情憔悴,眉眼看起來也有幾分相似。只是幾日不見,關毅的頭發全白了,在陽光下非常刺眼。
“長生兒啊……”關毅掙扎著坐了起來,捧著關羽的臉,未語淚先流。
他在盧奴城里,從孫策圍城的那一天起,他就在擔心關羽。因為關羽兩天前剛剛經過盧奴,是最靠近盧奴的援兵。以他的性格,得知盧奴被圍,肯定會回援。關毅一向對兒子有信心,覺得他有大將之才,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但這次情況不同,這次他要面對的是吳王孫策。
關毅在豫州住過一段時間,后來又在襄陽借居數年,他對孫策的了解遠遠超過關羽。別的不說,與關羽相交莫逆的徐晃對孫策就佩服得五體投地。關毅離開襄陽之前,徐晃特地和他長談了一次,希望他有機會能勸關羽投效孫策,不要跟著劉備一條道走到黑。劉備既不是孫策的對手,也不能盡關羽之才,關羽追隨他不會有什么好結果。關毅勸過關羽,但每次一開口就被關羽打斷了。關羽別的都好說,對關毅百依百順,唯獨這個話不愛聽。
延宕至今,關羽終于與孫策面對面,關毅心里七上八下,擔心關羽的安危。孫策派人勸降,關靖下令投降,在兩軍交接防務的時候,孫策派人找到了他。得知關羽被俘,但三天時間只剩下一天,而關羽看不出一點悔改的表現時,他嚇得腿都軟了,這一路奔來,不知道摔了多少跟頭。
抱著瘦了一圈的關羽,關毅放聲大哭。
關羽心里也不是滋味,卻不想讓人看到他落淚。他將關毅引入帳中。看到那些沒有動過的飯菜,關毅又落了淚。“長生啊,你是真想為父白發人送黑發人,關家絕后嗎?”
“阿翁,士可殺,不可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