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致謝。孫策讓他將秦誼等人的情況詳細說一遍。見孫策找郭嘉來,張遼就猜到孫策是想用秦誼等人,求之不得,便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最后又說,他是統兵的將領,對秦誼等人的情況并不是特別清楚,最好還是由郭嘉本人和秦誼接觸一下。
郭嘉也很滿意。如果有秦誼、李肅這些呂布舊部配合在關中的行動,他的把握就更大了。能參加刺董這么重要的任務,這些人的身手不會差,又在關中呆了這么久,對環境也熟悉,行動起來更方便。
郭嘉起身去了。孫策卻有些疑惑,劉曄剛才匯報的時候,只字未提這些事,他是不知道還是沒說?按理說,他曾任長安朝廷的秘書令,手下也有一幫人負責打探消息,應該清楚才對。孫策不好明問,迂回問了一些長安朝廷的事,然后將話題擔到了荀彧、劉曄的身上。
張遼不明就里,大致介紹了一下這兩人的情況。他曾經協助呂布負責長安城的治安,與荀彧接觸得多一些,與劉曄的接觸并不多。劉曄負責的秘書臺大部分精力都在關東,對長安城內反倒不是太關注,對長安城內更關注的是荀彧,他身邊的鮑出就是負責這些事的,他手下有一群游俠兒,專門打聽長安地面的事,不過后來建了秘書臺后,荀彧就主動減少了這些活動,以免與秘書臺發生沖突。
張遼說得很簡略,而且不帶什么感情,但孫策卻感覺到了他的傾向。很明顯,張遼對荀彧印象比較好,對劉曄卻有些疏遠,甚至是刻意的保持距離。
“文遠,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問你。”
“請大王垂詢。”
“南陽之戰,你是怎么帶著徐榮逃出去的?”
張遼的臉忽然紅了,半晌才道:“其實……大戰一起,我就預感到形勢不妙,派人向徐榮報信,希望他有所準備。不過我也沒想到徐榮會那么快回應我,戰事剛剛分出勝負,應該是李蒙等人發動進攻不久,徐榮就離開了將臺,與我會合了。我們一路向北,越過伏牛山,進入盧氏境內。我本來想帶他回長安,他卻說為將多年,殺戮太重,那一次又大敗,回長安也不會有好結果,想去洛陽白馬寺隱修。我們就在那里分了手,各分東西。”
孫策恍然,橫亙在心頭的一個跡團終于解開了。這么說來,他能全殲兩萬西涼兵也有運氣的成份,如果徐榮沒有提前離開,傷亡可能要大得多。
“徐榮還在長安嗎?”
“他已經死了。”張遼搖搖頭。“大概就是去年這時候。他死的時候只有我在面前,就埋在霸橋邊,一個很不起顯眼的土墳。”
孫策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一代名將,就這么無聲無息的死了,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孫策很快接見了秦誼一行,包括他的妻子杜夫人。
杜夫人年過三十,風韻猶存,看不出具體年齡。雖然并不故意賣弄風情,顧盼之情卻還自有氣度。也是問了張遼,孫策才知道杜夫人與關羽是同鄉,她是呂布等人南下時擄來的。具體情況如何,張遼也不清楚。她和秦誼夫妻感情一般,生有一子,名叫秦朗,乳名阿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