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孫策帶著郭武幾人上了山。孫權、吳奮上前行禮。孫策看了孫權一眼,又看看吳奮,揚揚下巴。“仲謀,帶我去看看形勢。”
“喏。”孫權跟上,側身引著孫策向前。
吳奮剛準備跟上去,卻被郭武拽住了。郭武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示意吳奮站在原處,自己也沒有繼續向前,看似隨意而立,卻守住了山路。吳奮見狀,心中不安,沒敢多說,靜靜地站在一旁。
發覺吳奮等人沒跟上來,孫權也有些意外,下意識地看了孫策一眼,卻見孫策神色平靜,看不出什么端倪。孫權心中疑惑,卻佯作不知,領著孫策上了臺,就在剛才他站立的地方。
孫策停住站定,目光一掃四周。“你來過這里幾次了?”
“記不清了,有七八次吧。”孫權說道:“這里地勢好,居高臨下,看得比較清楚。”
“安排了幾處警戒?”
“也有十來處吧。”孫權指著四面的山頭,詳細解說了一遍。他知道自己外出查看地形會有危險,所以做了充足的準備,如果有敵人靠近,他有足夠的時間撤離。
孫策聽完孫權的解釋,點了點頭。“外松內緊,膽大心細,仲謀,你進步不小。”
孫權欲言又止,遲疑了片刻,嚅嚅地說道:“大王謬贊,臣愧不敢當。”
“看了這么多次,有什么收獲?”
孫權眼神微閃,沉吟片刻,咬咬牙。“臣以為,若想守住常山,必須奪回井陘關,哪怕只是東關也行。若是讓井陘完全掌握在張飛手中,進出如意,我軍非常被動。時間久了,必然疲憊,難免有失。若能奪回井陘,雙方據險而守,勢均力敵,張飛所需的糧草輜重需要從太原運來,而我軍背靠冀州,輜重運輸方便,更有優勢。”
“你打算怎么攻?”
孫權抿著嘴,半天沒說話。如何攻取井陘,他向全柔提過建議,但是全柔覺得太冒險,不同意。因為只是口頭建議,而且他也沒有堅持,所以沒有寫成書面報告。現在孫策突然出現在這里,他懷疑是全柔做了報告,孫策擔心全柔管不住他,親自趕來阻止。
“大王,全將軍……沒有提及臣的計劃嗎?”
“你向全柔提過一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