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防入座,司馬懿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包括他被曹彰摔了一下。與法正的看法不同,司馬懿覺得曹彰就是沖著他來的,因為他和法正走得太近了,曹彰不喜歡他,故意找他麻煩。他早有防備,傷得并不重,只是借著這個由頭離開而已。
“讓父親擔心了。”司馬懿再拜。
得知司馬懿傷勢不重,司馬防松了一口氣。三個成年的兒子中,他對司馬懿期望最高。如果被曹彰摔壞了,他絕對饒不會原諒曹操。
“法正此人如何?”
“聰明外露,心胸狹隘,長于臨陣爭鋒,短于朝堂權謀。關中局勢延滯至此,他就是問題所在。楊修看破了他的短處,故意激他,將他留在關中。”
司馬防撫著長須,沉吟片刻。“你打算等他主動上門請教?”
“在他的屬吏面前,他聽不進任何意見。”
司馬防嘆息道:“玄德先生后繼無人,子孫一代不如一代啊。仲達,你打算如何破局?”
“我……還沒想好。”
“還沒想好?”司馬防沉下了臉。“沒想好,你就引法正前來問計?”
“父親,我有一事未決,想請父親指點。”
“說。”
“天命在誰?”
司馬防撫著胡須,沉吟良久。“你以為呢?”
司馬懿沒有回答,自言自語道:“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如今天子駕崩數月,新帝不能登基,諸侯互相攻伐,朝廷尊嚴掃地,大漢火德將終已是必然。天命將在蜀王乎,將在中山王乎?”
“在蜀王又如何,在中山王又如何?”
“若在蜀王,當使蜀王與西涼人結盟,以關中為腹心,以涼州為背,并益為雙臂,半有天下,與吳爭衡。若在中山王,當使中山王與西涼人結盟,三分天下。如此,關中得失便為勝負之樞,不可予人。”
司馬防說道:“蜀王有巴蜀,若能與涼州人結盟,則半有天下。中山王新敗,損失折將,他還有機會嗎?你欲行呂不韋故技,不妨先想想呂不韋的下場。依我看,那中山王可不是什么仁君。”
司馬懿笑了。“古來雄主多殘忍,大臣若想善始善終,與其選擇英主,不如選擇弱君。呂不韋的錯不在選擇了異人,而在選擇了嬴政,是以能善始,而不能善終。中山王固然不是什么良善之輩,蜀王又能好到哪兒去?當初他任洛陽北部尉,為了立威,可是活活打死了蹇圖。”
司馬防反復權衡,還是難以決斷。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河內司馬氏走到今天不容易,不能因為一時的沖動毀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