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很快就追上了王蓋等人,沒費多少口舌,王蓋等人就答應了司馬懿的建議。他們清楚,孫策對王允的印象極差,一旦孫策得勢,王允不僅保不住身后哀榮,甚至可能被剖棺戮尸,祁縣王家休想有出頭之日。要想避免這個結局,只有和劉備聯手,將并州、河東、河內聯成一片,再與蜀王曹操結盟,夾擊孫策。
不久,裴潛、衛覬也追了上來。與他們一直來的還有一些河東人,他們就在蒲坂津的驛舍里合議,反復討論,商討方案,最后決定派使者隨司馬懿去見劉備,其他人各回本郡準備,招集人馬,籌集糧草。如果閻溫、趙昂配合,那當然再好不過,如果他們不配合,那就殺掉他們,配合劉備取軹關、天井關,打通進入河東和太原的道路。
王凌、衛覬分別作為并州和河東的代表,跟著司馬懿趕往河內,面見劉備。
城,劉備背著手,在城墻上來回踱步,如同寵中困獸。
城北巍巍太行沉默無語,遠處的黃河奔流不息。劉備一會兒看看山,一會兒看看黃河。看山,山像壓在他心頭,沉甸甸的,讓人喘不過氣來。看水,黃河滔滔,一去不回,讓人心生絕望。
劉備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記事以來,從來沒經歷過如此令人沮喪的局面。
長安落入楊修之手,河內四面受敵,他想逃都沒地方逃。并州控制在涼州人手里,張飛、張到達河內后,閻溫就加強了天井關的防守,至于軹關,那就更不用說了,趙昂根本沒讓他邁入一步。
除了跳黃河,他無路可去。
逢紀和華歆并肩站在遠處,遙望遠處的黃河,各自想著心思。逢紀眉心緊蹙,神情不安。他雖然不像劉備這么慌亂,但他也想不到解困之法,只能加強戒備,準備迎接戰斗。相比之下,華歆更平靜,看不出有什么異樣。
“元圖,你想過這一天嗎?”
逢紀沒吭聲。他想過這一天,卻沒想到成了真,而且這么快,讓他措手不及。他嘆了一口氣。“子魚,我是自己選的,自作自受。你呢,你后悔了嗎?如果現在走,還來得及,過了黃河就是魯肅的戰區。以子魚的學問和名望,與管幼安、邴根矩的交情,想來不至于有生命危險。若是應對得體,那翰林院學士也是有機會。”
華歆轉頭看了逢紀一眼,不置可否。他當然不能告訴逢紀,不久前,他收到蔣干傳來的消息,他已經是翰林院的一名學士了,只是為了他的安全,他的名字暫時不會出現在名單上。他雖然身在黑暗,前途卻一片光明,充滿了干勁。
此時此刻,逢紀和劉備山窮水盡,也許是勸降的好機會。“若是元圖覺得這是一個好選擇,我倒是愿意陪著元圖。”
逢紀很勉強地笑了笑,卻沒再說什么。他聽得懂華歆的意思,華歆希望他勸劉備投降,他雖然也有這個心思,但他知道劉備的脾氣,勸他投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在大軍壓境之前是不太可能的,不如再等一等,等劉備自己覺得無路可走了再提投降的事。
常言道:不見黃河心不死。劉備是見了黃河心也不死,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會放棄的。
華歆正打算再勸,忽然有人驚叫,伸手指著遠處。華歆向遠處的官道看去,只見奔來一騎,騎士高高舉起手中的令旗,表明自己的身份。看守城門的士卒見狀,連忙打開城門。正在踱步的劉備停住了腳步,左顧右盼,神情不安。逢紀也皺了皺眉,向華歆打了招呼,快步下了城。